“免費送面條”
“掃碼送醬油”
“注冊送折疊椅”
在各種小禮品的“誘惑”下,許多人都會抵擋不住參與“活動”,更有中老年人直接將手機交給對方操作,殊不知可能因貪得一時的小便宜,瞬間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各種沒聽過的平臺、網站會以你的名義瘋狂進行注冊、推銷、詐騙等。武鳴區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
案情回顧
2023年7月份開始,陸某甲伙同陸某乙在南寧市武鳴區穿著印有某知名購物平臺字樣的馬甲、打著橫幅,冒充平臺工作人員開展注冊會員推廣活動,以成功注冊新會員即可領取醬油、面條等禮品為手段,騙取群眾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將獲取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組合出售,一組信息可賣得5元至25元不等的價格。2024年3月,二人在雙橋鎮街上非法收集群眾手機號碼和驗證碼時被公安民警當場查獲。經統計,截止案發,陸某甲、陸某乙等人的違法所得共計140347元。
法院審理
被告人陸某甲、陸某乙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出售,其中陸某甲的違法所得112357元,情節特別嚴重;陸某乙的違法所得21682元,情節嚴重,二人的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此外,被告人陸某甲、陸某乙的行為不僅觸犯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還侵犯不特定多人的個人信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最終,法院依法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陸某甲、陸某乙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和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二萬元和三萬元;同時判令二被告人向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武鳴區檢察院支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賠償款,并在市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必然受到法律的嚴懲,切勿被金錢蒙蔽了雙眼,以身試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非法出售、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嚴重的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手機號碼和驗證碼是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注冊虛假賬號、實施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對類似“注冊送禮品”“掃碼領獎品”等以低成本禮品為誘餌,騙取手機號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的活動,我們要提高警惕,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切勿貪圖小利、因小失大,隨意泄露個人信息。
來源:武鳴區法院
作者:岑素嫻 陳遠宏
編輯:桂小雯
校對:余躍
初審:伍彬
復審:王玉梅
終審:卓曉陽
有態度 | 更權威
微信ID:NNZJFY
官方網站:南寧法院網
nnzy.chinacourt.org
即刻關注“南寧中院”
即刻關注“南寧市中級法院”官方微博
打開抖音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刻關注“南寧中院”官方抖音號
即刻關注“南寧中院”官方視頻號
微信投稿信箱:nnzybgs@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