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不公降臨在你身上時,忍受是痛苦的,反抗也一樣是痛苦的,這才是不公的本質。”
請允許我用“阮惜文”的話作為開頭,表達我對《雁回時》的惋惜之情。
作為3月的最大黑馬,這部劇從開播熱度就一直在上漲,一晃眼也快到了大結局,可沒想到原本項目書上的36集居然刪減到了30集。
許多透露的劇情或演員劇照,都沒有在劇中看到,還有那些難民、柴靖的秘密、以及莊語遲是否死了都成了謎團。
觀眾看后都覺得非常離譜,想看的都沒有,甚至有人譏諷《雁回時》:
“虛假宣傳,高開低走,顛覆式爛尾”。
可洞悉細節(jié)后大家能發(fā)現(xiàn),這并非“雁子”本意,誰會不希望自己好呢?
而且從前面編劇的功底來看,可以排除“結局圓不上”這一說法。
所以,大概率是外界原因,畢竟對大爆劇眼紅的也不少。
不過,即便是受到壓制,《雁回時》也做到了該做的,能保留的細節(jié)都在,人設全都沒崩。
看完以下這4點,才真正能明白劇組與演員的良苦用心!
一,角色非常立體、真實
在大結局來臨之前就有很多營銷號在各種深扒《雁回時》,光是大結局就給出很多版。
比如阿芝并非親生,傅云夕尚且清白,女主也并非自保,才殺了叔叔嬸嬸,背后有更大的秘密。
但編劇意志很堅定,沒有按照固有思維強制反轉制造爽感,而是把角色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塑造。
結局傅云夕沒有洗白,而是自爆身份承認了私吞銀錢一事。
按照以往觀眾視角的男主都是正義、善良的化身,傅云夕不該如此。
可若是我們把傅云夕當成一個真實的人來看,似乎又非常的正常。
他作為無間道計劃的犧牲品,身中劇毒命不久矣,上司還被謀殺,他本著一個父親、兒子的身份也要替家里人想好后路,私藏銀錢也是無奈之舉。
至于莊寒雁,傅云夕也是看上了她有腦子有勇氣有謀略,在自己死后可以她安家穩(wěn)家護家。
身居高位,常遭人陷害,傅云夕本就該如此,又自私,又能算計,還有著人性最真實的欲望。
但總得看下來,我們不能說傅云夕卑鄙無恥,因為當他褪去鮮亮的外表,也只是個為了生活,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的普通人罷了。
而莊寒雁也一樣,她不是個完美的人,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也可以手持刀刃,沾染滿身鮮血。
但編劇最好的一點就是:利用一路挫折把角色的情緒放大化,卻又選用了最能回歸現(xiàn)實平靜的做法來結束一切。
這也就是我們要說的第2點。
二,拒絕以暴制暴,陷入輪回深淵
母親去世,殺害她的人還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回到莊家之后經(jīng)歷的一切都讓莊寒雁幾乎瀕臨崩潰的邊緣。
當苗貴妃去世,她看清了權力的龐大之后,決心直接殺了莊仕洋報仇雪恨。
若是這時候莊寒雁一刀弒父,以暴制暴,的確可以讓觀眾享受到未被日常倫理的快感,但這個角色也會因此變得普通,不夠立體。
編劇選擇用阿芝的哭聲與安慰喚醒莊寒雁,讓兩個沒有媽媽的女孩兒抱在一起,也讓我們看到了比復仇更為珍貴的東西,那就是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倘若阮惜文在世,肯定也不希望女兒用這種玉石俱焚的方式結束人生,編劇就是想讓我們看到,莊寒雁是個很好的人,她值得更好的人生。
與此同時也反映了現(xiàn)實社會有許多被仇恨蒙蔽雙眼,選擇放棄生命也要以惡制惡,這是一種很可惜,甚至很愚蠢的做法。
三,女性覺醒,立意深刻
結局里,最讓我震撼的還得是整部劇的核心立意:反父權男權,女性團結合作。
莊寒雁眼看著傅云夕入了牢獄,她幾經(jīng)周折敲響京城各大官員的門,可那些自命清高的男人們都講她拒之門外。
甚至就連當初承諾會給予回報的姚家主,這時也不敢站出幫忙。
直至夜晚,橋邊突然出現(xiàn)了三個身影,是曾經(jīng)受過莊寒雁幫助的女子們,她們已然掙脫禁錮與枷鎖,跑來相助莊寒雁。
這一刻,真讓人感覺到女性身上溫柔堅韌的女性力量。
還有在父權社會下被壓榨已久的莊語山和周如音,雖然前期是反派,但結局里編劇沒有把所有罪惡都強加到她們身上。
莊語山前期靠著“討好父親”來得到虛幻的尊貴,可當她被父親強迫嫁給齊王,遭受身體與精神的折磨后才幡然醒悟。
看她摘下沉重的發(fā)釵,脫了華貴的衣裳,在大街上策馬奔騰時,一股真正的爽感在心底升起。
還有周如音,她一直覺得莊仕洋就是自己的立身根本,所以一心撲在對夫權的迎合與追逐上。
直到她眼睜睜看著莊仕洋無情的背叛,體會到夜晚泥土的濕涼,她才終于懂得這人生只有靠自己才是正途。
最后看她奮起反抗,親手了結莊仕洋,不禁想要拍掌高呼“又一位女性真正的走出了沼澤。”
同時,這段弒夫戲份也成了全劇名場面,再次為我們展現(xiàn)了來自演員的用心。
四,演員有用心感受角色。
大結局里,莊仕洋這個讓觀眾恨透的角色終于下線,還是死在了周如音的手上。
看著她一刀一刀插在莊仕洋的胸膛,鮮血濺在臉上的模樣讓人頭皮發(fā)麻。
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段精彩絕倫的戲份,居然是演員王艷自己設計的。
原來導演計劃是讓王艷穿紅衣服拍,有點子重獲希望,紅紅火火的意思。
可她卻建議穿著那件白色拍攝最好。
簡單來說,王艷覺得白色衣服濺上血會很好看,把那種中式恐怖直線拉滿。
往深了說,是為了突出以下兩點:
一則為兒子喊冤。
控訴莊仕洋的陰險狡詐,若不是他,莊語遲也不會步步走向深淵,最后失去仕途并且死亡。
二則譏諷她自己。
她算計一生,沒想到最后被最愛的女兒背刺,這輩子也終究沒了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王艷真的有用心對待角色,感受她每段戲的心態(tài)。
結語
《雁回時》結局雖不如大家所想“反轉再反轉”那么精彩,但它也做到了人設立體,立意深刻,拍攝用心等重要方面。
這在影視圈里已經(jīng)很厲害了,更何況它還可能是遭受了刪減才出來的版本,還能如此精彩足以見得編劇的用心程度。
希望之后的國產(chǎn)劇都能這樣保持、進步。
那么,各位看《雁回時》的結局了嗎?哪一段讓你印象最為深刻?
不妨在評論區(qū)討論一番……
信息來源
百度百科:《雁回時》
[免責聲明]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文章內(nèi)容、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僅個人觀點,請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