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為落實油莎豆全產業鏈布局規劃,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國農中莎(山東)生態農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金增、副總經理王富剛于4月2日率隊赴墾利區永安鎮農場,開展水渠系統整治工程的前期勘察與施工籌備工作。公司董事長叢海英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同步參與現場調研,并向國農中莎(山東)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愛書匯報整地方案,為后續油莎豆規模化種植提供保障。
聚焦基建優化,保障種植效能
在墾利區永安鎮農場現場,劉金增、王富剛團隊重點針對水渠口選址、淤土清理及渠系貫通性展開實地勘測。通過試挖渠內淤土,團隊初步掌握了土壤質地、排水能力等關鍵數據,為優化水渠走向及灌溉效率提供依據。此次整治工程旨在解決農場現有排水系統老化、灌溉覆蓋不足等問題,確保油莎豆種植區在雨季防澇、旱季保墑,為高產穩產奠定基礎。
科學規劃整地方案,深化產業協同
勘察結束后,團隊向董事長張愛書及生態農業板塊負責人叢海英進行專項匯報。張愛書董事長在聽取匯報后強調,水渠系統是油莎豆種植基地的“生命線”,需統籌考慮生態修復與經濟效益,結合農場地形特點設計可持續灌溉方案。叢海英補充指出,水渠整治應與農場現有土地整合計劃協同推進,確保與1300畝油莎豆試種田及未來深加工基地形成聯動效應。
政策賦能與生態戰略雙輪驅動
此次水渠整治是國農中莎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作為油莎豆產業領軍企業,公司依托東營國農黃三角油莎豆農業生態產業研究院的技術支持(院長李仁青),持續深化“科技+產業+生態”三位一體發展模式。油莎豆作為兼具高產、高油、高生態效益的“四高”作物,其規模化種植不僅能提升邊際土地利用率,還可通過綠色種植技術改善土壤質量,助力黃三角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國農中莎已啟動水渠系統改造工程設計招標,計劃于4月中旬完成施工方案審定并進場作業。同時,公司正加速推進油莎豆試種田的田間管理,為年底專利申報及全產業鏈建設爭取時間窗口。張愛書表示,2025年公司將進一步整合政策資源,以油莎豆產業為核心,打造“種植—加工—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