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182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27個詞條
01
前幾天,看到一位女孩的煩惱,令人唏噓。
女孩去年碩士畢業,工作剛滿半年,月薪1萬左右。
讀研的時候過得很痛苦,但秉著為了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這個愿望,她咬牙堅持下來。
最近她提議和男友每人拿出七八千去日本旅行,也算是給過去努力的自己的一個犒勞,畢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沒想到,男友非但不同意一起去,還認為她這樣的想法是不為兩人的未來考慮。
男友說,他自己想的都是如何攢錢買房買車,如何經營兩個人的未來,而女孩想的卻是現在怎么揮霍怎么玩,并沒有把他納入未來。
女孩認為男友是在道德綁架,自己工作半年選擇去旅游的資格難道都沒有?更何況買車買房也不是她提的要求,就算男友不和她談戀愛,也會需要買車買房。
但男友覺得現在談戀愛的對象就是女孩,那么受益人就是他們倆,就是為兩人的以后做打算。
可是女孩并不覺得自己現在花錢還要先經過男友的同意,如果男友覺得不值得去,那可以選擇不去,不需要和她如此爭辯。
男友質問女孩是否考慮過未來,指責她沒有存錢的習慣,目前也沒有什么積蓄,就想著玩樂。
他覺得兩個人如果要想走下去就得考慮以后怎么過日子,而不是考慮就一周兩周的出國旅行。
女孩并不覺得自己是在做什么很過分的事,這也是自己能負擔得起的旅行,剛熬過讀研的痛苦現在工作掙錢了,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在男友看來,家境不殷實,未來不可預知的開銷太多了,一點抵抗風險的能力都沒有,更對不起辛苦付出的父母,他不會允許自己把很可觀的一部分資金花在玩樂上,也不希望女友這么做。
女孩很郁悶,她無法同意男友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她身上,難道跟他談戀愛,以后連去旅游的資格都沒有了?
02
正如網友所說,站在兩人各自的立場,他們都沒有錯。
我們可以理解男友努力攢錢以應對未來的風險,也可以理解女孩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自己一次放松機會的心情。
本質上,是因為他們的觀念不同,才導致了這場因為旅行而引發的沖突。
兩個人相處,如果觀念不可調和,就很難繼續走下去。
想起一個知乎熱帖:
一位大四學生與戀愛兩年的男友打算在返校前進行一次旅行。
原本一趟快樂的旅程,雙方卻因為一張車票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
因為旅行地是家校路途的轉車點,她每次返校都是買下午四點出發晚上八點抵達的高鐵,票價340 元,用學生票打折后約 260 元。
但由于男友無法使用學生票優惠,便認為票價昂貴,轉而想買從凌晨兩點半出發次日中午十二點抵達的硬臥,票價只需170元。
看到男友的選擇后,女生不解:“我凌晨兩點鐘去一堆不認識的陌生人里面爬到最上鋪待9個小時,趕路都要這么辛苦,到了那邊怎么吃好吃的,怎么買門票玩?”
面對女友的抱怨,男生認為剛交完學費經濟壓力很大,能省一點是一點。而且自己是陪著女友一起坐臥鋪,沒什么可怕陌生人的。
幾經溝通無果后,女生提出自己放棄旅行,讓男生自己自行決定去留。
無奈之下,男生只得退了票,旅行作罷。
為了160元的車票差價,兩人把計劃了一個月的旅行擱置,同樣令人唏噓。
同樣的,他們雙方或許都沒錯,只是各自卻都不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解決問題。
說到底,親密關系中,可以三觀不同,但卻不能沒有妥協、沒有退讓,否則只會讓關系難以為繼。
這就如溝通大師吉拉德曾說過的一句話:
“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氣氛才會融洽”。
03
但對彼此三觀的包容,卻不應該與委屈自己畫等號。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想真正的包容,是當對方想要去看山川大海、領略自然風光時,即便你摯愛繁華的都市風景,也會愿意陪你走一遭。
而不是,因為對方愛山川湖海,TA鄙視你對繁華盛景的喜愛,要求你和TA一起遠離都市。
包容的核心是理解,親密關系中,對三觀的包容,更是互相理解、互相共情,而不是要為了對方,犧牲自己的喜好與信念。
學會接受不同,學會看見對方的需求,同時不失去本心,這是親密關系中最基本的尊重與自知。
當你學會換位思考,學會了顧及自己又顧及他人,那么許多關系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