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將對我國意義重大的港口出售給了美國,96歲的李嘉誠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與此同時,他的老對手胡應湘也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當年,為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一事,胡應湘徹底惹惱了李嘉誠。
兩人之間展開了長達十幾年的較量。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竣工,當年那場紛爭的結果已然分明。
胡應湘為何因修橋得罪李嘉誠?李嘉誠又為何如此反對大橋的修建呢?
“偏離主業”的大亨
英國媒體曾高度贊揚合和實業,稱其為“中國最大、最專注于投資中國的私營企業”。
而這家公司的幕后掌控者正是胡應湘。
當時38歲的胡應湘以40億港元的身家穩坐香港首富之位,而那時李嘉誠的資產僅為2億港元。
不過沒過多久,李嘉誠便超越胡應湘,成為了新的香港首富。
短短幾年時間,為何李嘉誠能趕超胡應湘?
關鍵原因在于胡應湘“偏離了主業”。
為了快速積累財富,李嘉誠全心全意投入到賺錢的事業中。
他低價購入土地,等到合適時機再高價出售。
這種做法不僅壟斷了香港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也讓香港民眾成為了他早期積累財富的犧牲品。
不得不說,李嘉誠確實是個精明的商人。
但“偏離主業”的胡應湘雖然也是商界中人,卻與李嘉誠截然不同。
胡應湘雖身處商海,但他懷揣著一顆愛國之心。
在積累了可觀財富后,他選擇到當時經濟較為落后的內地進行投資。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全球商人都紛紛來到中國尋找商機。
這一年,胡應湘也來到廣州考察。
當他看到內地落后的景象時深感震撼,認為要吸引外資必須有一家像樣的酒店,讓遠方來的客人住得舒心,他們才可能考慮在內地投資。
因此,胡應湘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要在廣州建造一座五星級的中國大酒店,為內地招商引資樹立形象。
胡應湘的愛國舉動得到了香港四大富豪的支持,他們共同出資20億成功建成了中國大酒店。
不僅如此,胡應湘還與廣州政府約定,當酒店回本后便會無償捐贈給當地政府。
四年后,中國大酒店項目回本,胡應湘兌現了承諾。
這成為了胡應湘為內地發展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偏離主業”的開端。
在經營中國大酒店的過程中,胡應湘發現內地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他在廣東投資建設了兩座電廠。
其中一座電廠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工,這在當時堪稱奇跡。
和中國大酒店一樣,胡應湘與廣州政府約定,電廠回本后也將無償捐出,這兩座電廠分別是沙角A和沙角B電廠。
胡應湘在內地的投資總額超過510億。
這些項目回本后也都被無償捐贈給了當地政府。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胡應湘的行為,一些香港富豪嘲笑他是一個不懂賺錢的傻子。
后來,胡應湘解釋說,他當時的初衷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他自認為是中國人。
并且他非常認同這個身份,因此特別希望看到中國繁榮昌盛。
那時胡應湘和李嘉誠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他們一起在內地做慈善項目。
但為何之后胡應湘會遭到李嘉誠的阻撓?這一切都源于一座大橋。
港珠澳大橋
1983年,胡應湘就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想法。
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興建內伶仃洋大橋的設想》。
胡應湘在國外留學多年,憑借豐富的經驗,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因此,他認為如果能夠修建一座橋,將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連接起來。
這樣就能加強港澳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聯系,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2002年,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正式提上議程。
這本是一件重大利好消息,但在胡應湘提出修建港珠澳大橋后,卻遭到了李嘉誠的強烈反對。
李嘉誠的財富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土地,另一部分是香港的碼頭。
當時的李嘉誠控制著香港大部分的碼頭,貨物運輸貿易往來必須通過他的碼頭才能完成。
一旦港珠澳大橋建成,勢必會對李嘉誠的利益造成巨大威脅。
因此,李嘉誠堅決反對胡應湘修建港珠澳大橋的計劃。
胡應湘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決心非常堅定,哪怕需要花費100年才能收回成本,他也執意要做這件事。
2009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經過9年的努力,大橋終于通車。
根據大公報的報道,此事刊登于2018年10月24日發布的《胡應湘:喜圓35年大橋夢》。
這一年,胡應湘已經83歲了。
看到大橋通車的那一刻,胡應湘內心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與為了利益出售港口的李嘉誠相比,胡應湘最重要的特質是他擁有一顆深厚的愛國之心。
而他之所以成為一名愛國企業家,與他早年的經歷密不可分。
根據金融界的報道,此事刊登于2025年3月17日發布的《一代地產傳奇落幕,香港大亨李兆基去世,享年97歲 號稱唯一讓李嘉誠忌憚的人,二人曾因建設港珠澳大橋對立,如今爭執早已分勝負》。
愛國情懷
胡應湘祖籍廣東,出生于香港,他父親掌握了香港一半的出租車生意,被稱為香港的士大王。
胡應湘出生時香港局勢混亂,父親忙于跑車,無暇照顧他。
于是父親將胡應湘送回了內地老家,雖然在內地生活時間不長,但那里的風土人情對胡應湘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胡應湘重新回到香港時,父親已經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他成了一名富二代。
當時的香港處于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為了提醒胡應湘牢記自己的中國身份,父親經常給他講述中國的歷史故事。
一顆愛國的種子在胡應湘心中種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生根發芽。
從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后,胡應湘回到香港投身房地產行業,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他創立了合和實業公司。
1972年,合和實業公司上市,胡應湘以40億港元的身價穩居香港首富之位。
胡應湘是一名杰出的商人,但他的身份遠不止于此。
他不僅是土木工程專家,更是一位建筑師。
他所投資的項目兼具創新性和實用性,切實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的問題。
根據廣州花都發布的報道,此事刊登于2018年11月1日發布的《權威發布 | 花都鄉賢胡應湘:最早提出建港珠澳大橋的人原來是他!》。
結語
2020年6月,在賭王何鴻燊的葬禮上,香港首富李嘉誠未被邀請,而胡應湘卻受到邀請,賭王家族表示能夠邀請到胡應湘是一種榮耀。
我們為擁有胡應湘這樣的愛國企業家感到自豪,胡應湘和他的事跡不應該被歷史的塵埃掩蓋。
他的故事應該讓更多人知曉。因為有他,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人“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想為中國做一些事情”而付諸實踐!
“點進主頁,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