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很多軍閥的孩子多到連他們本人也認不清,但身為廣西王的李宗仁則不然。
他的一生只有三段婚姻,而在這三段婚姻中,他只有一個兒子。雖然李宗仁對這個兒子百般寵愛,但兒子與他總有著隔閡。
因為母親被拋棄后,兒子痛恨父親,他立下誓言,要守護母親一輩子。但最后,他卻沒能為父母任何一人送終。那么,在李宗仁長子身上,發生著怎樣傳奇的故事呢?
唯一長子
李宗仁長子名叫李幼鄰,1919年,李宗仁率部隊駐扎在廣東省新會縣。
在這里的兩年多時間,日子過得頗為平靜。妻子李秀文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兩人閑來無事時,會到院子里種花種菜,戰爭的硝煙似乎遠離了他們。
現在的很多資料都說,李幼鄰出生于1919年,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很多學者們考證了李宗仁回憶錄,按照時間算,李幼鄰的出生應該在1920年初。
生產時,李宗仁一直守在產房外,直到產房內傳出啼哭時,李宗仁才放下了心。得知母子平安,妻子生下的是個男孩后,他興高采烈。
李幼鄰生下當天,李宗仁便為兒子取好了名字,他說:我的字叫做德鄰,他就叫幼鄰吧,希望他能繼承我的志向,更上一層樓。
但往往事與愿違,這個叫李幼鄰的孩子并沒有像李宗仁一樣沉迷于軍事,反而走上了另一條發展之路。與父親李宗仁唯一相同的一點是,他也長得瘦弱,脾氣非常倔強。
民國時期,娶妾現象很是常見,像李宗仁這樣的大人物,身邊有三妻四妾也是很正常的。
李幼鄰五歲時,李宗仁娶了女大學生郭德潔,母親知道此事后有些不悅,但也無可奈何。公公婆婆怕李秀文受到冷落,便讓她帶著李幼鄰前往軍營隨軍。李宗仁看到原配夫人和兒子到來,非常高興。
但由于公務繁忙,一家人只是小聚片刻。此后,李幼鄰在軍營中雖常常見到父親,但與父親相處的時間并不長,當然,李宗仁總有空閑下來的時候,他會把兒子帶到沙盤旁,教他如何指揮。
多年后,李幼鄰回憶起這段日子,總會帶著遺憾的說:這是我與父親待的最長的時候。
李幼鄰對父親的二夫人很不滿,他認為,是郭德潔搶走了父親對母親的愛。雖然郭德潔對李幼鄰也不錯,但他就是打心眼里厭煩這個女人。
誓言
郭德潔在李宗仁那里受到的寵愛越來越多,她還收養了一個孩子,取名李志勝。
李宗仁自從有了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兒子后,竟與李秀文和李幼鄰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正值青春期的李幼鄰非常惱怒,他認為,父親和母親的關系已經名存實亡,如果不是為了外界的名聲,他恐怕早已把母親拋棄。
他立誓自己要報答母親,等有能力后,就將母親接到身邊。
因為他看得出來,母親在家里過得非常受氣,畢竟,郭德潔是一個強勢的人。
高中畢業后,李幼鄰赴美國留學,李秀文本要同行,但李宗仁以鍛煉孩子自主獨立為由,并未答應。
在美國期間,身為廣西王的李宗仁并沒有給李幼鄰寄去太多錢,還是一個原因——為了不讓兒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對此,李幼鄰也都習慣了,當時有很多達官顯貴的兒子,女兒都在外國留學,他們給外國人的印象就是出手闊綽。
但李幼鄰卻不,他甚至很少提及父親,在外人面前,他把自己與父親分為兩類人,他覺得自己從未依靠過父親。
有同學還問他:李幼鄰,你父親有那么大勢力,你干嘛要出國留學,他隨隨便便就能給你在國內安排一個職位。
李幼鄰笑了笑說:因為我不想讓我的母親在李宗仁身邊受苦受罪。聽完這話的同學一臉霧水,不過多解釋,李幼鄰瀟灑離去。
遺憾
大學畢業后,李幼鄰和一個美國女子結了婚,他在朋友們的幫襯下與人合伙經商,事業取得了不小成就。
可李宗仁一直催他回國,因為他有些想念兒子了。1947年,不堪其煩的李幼鄰回了一趟國,他認為國內簡直一片亂象,國民政府的黑暗讓他震驚不已。
彼時的李宗仁正在競選副總統,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連他的兒子都能看出,當副總統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可李宗仁認為,兒子就是與自己有隔閡,才不愿意讓自己競選。漸漸的,李宗仁發現,兒子與自己的行事方式完全不同。
后來,李宗仁不得不逃亡美國,兒子就成了他在美國唯一的依靠。李幼鄰將母親也接到了美國,他的妻子生下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李秀文住在兒子家里,非常高興,她終于能享受兒孫繞膝的快樂了。
反觀李宗仁與郭德潔,他們兩人長期住在新澤西州的一棟別墅,雖然別墅離兒子并不遠,可李宗仁明白,兒子與自己之間有很大隔閡,自己還是少去惹人煩為好。
再后來,李宗仁回國,他因病逝世時,兒子和結發之妻都沒有在身邊,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他新娶的妻子胡友松和郭德潔的侄子。
時間來到了1973年,李秀文在兒子的陪同下回到祖國,當地政府對李秀文安排的很好,表示她只要愿意留在祖國,政府一定會給她不錯的待遇。
李幼鄰看到新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非常感慨,于是,他便放心的將母親留在了祖國,自己則前往美國。
1992年,李秀文在醫院逝世。彼時,患上肺癌的李幼鄰人在美國,沒有及時趕過來。醫院為李秀文去世后做了全程錄像,以便李幼鄰回來時觀看。
回國后看到這一幕的李幼鄰悲痛不已,同時對政府的做法非常感動。他認為,新中國對母親的照顧是全方位的,讓自己和母親享受到了最高殊榮。對于父親李宗仁,他心中固然是有遺憾,但父子二人倔強的脾氣也注定了,他們一生都將被隔閡所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