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媒體爆料出重大事件,多達27個國家將在巴黎共同討論向烏克蘭派兵過去。
法國總統馬克龍正在牽頭作出計劃,就烏克蘭的安全問題以及制裁俄羅斯方面展開了會議。
這次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美俄關系不斷升溫的情況下,歐洲和烏克蘭的利益必須得到保障。
信息來源:環球時報2025-03-28 27國在巴黎開會討論向烏派兵
就在馬克龍提出想讓中國幫助時,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對俄羅斯進行了三天的訪問,就中俄關系發展,以及國際問題開展了溝通。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國家卷入此次事件呢?
志愿者聯盟
馬克龍在26日表示,歐洲的武裝軍隊大概率會在烏克蘭,并根據最終的和平協議,作出對應的做法。
由法國主導,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者聯盟”在巴黎舉行。
志愿者聯盟
多達27個國家出席了會議,他們認為在未來烏俄戰爭簽訂停火協議后,要保護烏克蘭和歐洲周邊的安全。
于是計劃聯合派出一支強大、裝備先進的軍隊前往烏克蘭。
法國與其他國家將派出參謀長前去烏克蘭,與烏克蘭方面討論未來和平發展的建設想法。
與此同時法國方面聲稱,在俄烏實現和平后向烏克蘭派去部隊人員,這支軍隊不是“維和部隊”,不會部署在前線,也不會為了烏克蘭而戰斗,只是單純是一支“保障部隊”。
保障部隊
外界也有很多聲音質疑“志愿者聯盟”。
馬克龍表示,希望國際社會人士不要混淆“維和部隊”和“保障部隊”的概念。
需要維護和平,這是聯合國授權的“維和行動”,為安全保障派出的的部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訓練、醫療、后勤等保障。
并且強調到,并不是“志愿者聯盟”所有國家都會派人前往烏克蘭,派遣軍隊的想法是法國提出來的。
歐洲各國之間的情況不一樣,政治考慮也不一樣,有一些國家連自己增加軍費都是困難的,更別提派遣軍隊人員了。
歐洲
有多少國家愿意增援,又打算怎么增援,這都是個未知數。
意大利、克羅地亞總理都紛紛表示不會參與增兵支援的行動。
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想趟這攤渾水。
俄烏戰爭的另一方,俄羅斯會又面臨什么情況?
王毅專機拜訪俄羅斯
3月31日,我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趕往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
中國愿意以此次事件為機會,向俄羅斯方面一同推動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就中俄關和兩國共同關心的國際社會問題進行交流。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2025-03-31 大外交 王毅開啟訪俄行程,加強戰略對表、夯實兩國關系
王毅此訪延續了中俄長期以來良好的關系,為兩國會晤做好充分準備。
對提升中俄關系,促進全面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國際社會人士也注意到,兩國之間的關系是越來越好,越來越親密。
中俄聯合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在中俄建交了75年來取得的成就,并為中俄未來發展奠定了宏偉藍圖。
俄羅斯
在制造業、科技發展、核能、北極等工業方面,光是“合作”一詞,就出現了多達100多次。
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雙方和睦友好的交流,全面戰略合作,互利共贏,為促進兩國各自振興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貢獻。
未來中俄除了堅持雙邊關系的高水平合作,還可以利用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
來推動多邊發展,探索中俄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如何帶領非西方的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
為全球和平發展、秩序的轉型,進一步的完善世界治理體系,為多極國際化的建設做貢獻。
其他國家做出的反應是真的為了保護自己嗎?
反對解除對俄制裁
對于俄烏戰爭會波及到歐洲這個問題,一些國家因為能力有限或其他政治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參與其中。
馬克龍也表示到,不需要所有國家都同意,只需要幾個國家能參與進來就好。
馬克龍
歐洲方面也怕俄羅斯做出過激反應,法國為了不過度的刺激俄羅斯,在此次會議上面也提及到中國。
可我國對于這種事情,一直秉承著中立態度,馬克龍也并不希望中國能夠提供軍隊,站在歐洲這邊。
只是希望中國可以為烏克蘭和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在烏克蘭問題上,歐洲是非常糾結的,他們既希望沖突能夠早點結束,這樣可以不用給烏克蘭提供幫助,不用陷入水深火熱的危險之中。
又不希望沖突是在美俄的主導下停止的。
信息來源:光明網 2025-03-28 馬克龍:法英將派代表前往烏克蘭討論烏軍建設事宜
特朗普急切想與俄羅斯進行交流,并且向烏克蘭不斷的施加壓力,為了實現美國自身利益。
甚至出臺了最新政策,要求全面控制烏克蘭的礦產、能源和基礎項目、并且拒絕增援,不會提供任何安全幫助。
這份協議被國際社會人士定為“不公平”政策,甚至是搶劫行為。
此次的“志愿者聯盟”在美國給烏克蘭施壓的背景下舉行,歐洲國家正在想方設法給自己定位,留給歐洲的時間不多了。
烏克蘭
“志愿者聯盟”的多國領導人反對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必須對俄羅斯保持壓力,表示現在不是結束對俄羅斯制裁的時候。
結語
對于俄烏危機來說,中國始終保持著“尊重主權,遵守憲章,重視關切,支持和平”的理念。
這不是無意義的托詞,而是歷史的教訓,從一戰爆發到冷戰,每當安全架構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和平就如一盤散沙。
冷戰
歐洲想要長久的治安和平,必須容納各方利益的安全條件。
中國面對國際秩序的選擇,不會被道德綁架,也不會被利益蒙蔽雙眼,在現如今的國際情形,保持和平、戰略定力,才是大國該有的表現。
各個國家之間要和平發展,真正的和平來自對話,并非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