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春晚舞臺上扭秧歌的“機器人”嗎?!
當時這些機器人可謂是出盡風頭,火遍大江南北,當時很多人都認定:“機器人在今后會是個紅利,能夠賺大錢”!
然而,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如火中日的今天,曾經風光無限的達闥機器人公司,卻被爆“閃崩”!
要知道,達闥企業曾一度被譽為“人形機器人領域新星”,可這才幾年,就深陷欠薪、裁員、高管離職......可以說曾經的輝煌終淪為了泡影。
那么,“達闥”這幾年究竟經歷了什么?
一、昔日的輝煌
故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那一年,達闊機器人公司在創始人黃曉慶的帶領下,正式宣告成立。
黃曉慶,一個在通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懷揣著打造頂尖人形機器人的夢想,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創業之路。
之后的他憑借著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
那個時候的黃曉慶就深知,以后的趨勢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于是,在黃曉慶的帶領下,達闥機器人公司猶如一匹黑馬,在社會上橫空出世!
再加上,他們團隊日夜攻堅,成功拿下多項核心技術專利,并推出了多款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款雙足機器人,它不僅具備靈活的肢體動作,還能通過智能交互系統,與用戶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
就像是春晚在舞臺上“扭秧歌”的機器人一樣。
大家想想,那個年代,這家公司能做出這樣的機器人,屬實是有兩把刷子的。
也正是因為這款機器人的問世,達闊機器人公司瞬間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而資本市場更是對達闊機器人公司的發展潛力刮目相看。
從成立之初到2023年,達闊機器人公司順利完成了六輪融資,他們的估值甚至高達223億!
也正因如此, 達闥正是成為行業中的都教授,成為展會上“頂流”!
然而,就在達闊機器人公司風光無限的時候,危機的種子卻早已悄然埋下......
二、繁榮背后的危機!
其實,人形機器人有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柔性關節成本過高。
大家想想,這畢竟是機器人,關節處不像人一樣能夠自主伸縮,而機器人的柔性關節想要達到跟人一樣,那是非常困難的。
但當時的黃曉慶不信邪,非要帶著團隊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效果始終都不理想。
不僅如此,雖說達闥機器人不管再醫療還是教育上都有很好的發展,但因為成本高,操作復雜,始終難以被市場接受。
黃曉慶這個人還非常注重技術,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他不惜開出高薪組建了一支看似豪華的團隊。
也正是這種高投入的運營模式,使得使得公司的資金消耗如流水一般,資金鏈越來越難。
而壓垮達闥最后一根稻草的還是因為投資!
據達闥的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三年中,達闥累計虧損超過50億元,研發費用高達38.7億,但營業收入僅僅只有8.6億。
要知道,這種“高投入,低回報”的模式,資本是很抗拒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資本紛紛選擇撤資,而這何嘗不證明達闥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了......
三、人去樓空,討薪無果!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2024年起, 達闥機器人公司就陸續拖欠薪資。
不僅如此,天眼數據顯示,達闥機器人公司卷入司法案件超過20起,被執行金額高達3530.09萬元!
隨著欠薪問題的持續發酵,達闊機器人公司的辦公場所也逐漸變得人去樓空。
與其同時,內部的聯合創始人汪兵也突然利息,隨后副總裁、財務總監......高管都相繼離開。
據報道,目前總部已經人去樓空,分公司也早已水電斷供......
不過,相關人員表示,在見年三月份的時候,達闥還簽署了新合作。
而這一操作,像極了創始人黃曉慶在到處找錢!
結語:
如今的達闥雖不能算徹底破產,但也已經搖搖欲墜了。
不過,創始人黃曉慶表示過:“現在公司還在正常運營,很快就會出報道的”。
那么,大家覺得達闥機器人公司還有可能恢復到往日的輝煌嗎?
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