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自從爆發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年,三年的戰爭不僅造成了俄羅斯的經濟衰退,還造成了烏克蘭整個國家幾近崩潰。
而進入2025年之后,特朗普正式就職,他無意再支持這場戰爭,北約各方面都各有各的利益和打算在其中,拖拖拉拉到了今天還沒有結束,完全就是另一場敘利亞戰爭。
同樣的美國介入、俄羅斯提供保護,同樣的美國代理人戰爭,俄羅斯捍衛自己周邊國家的安全以維護勢力范圍,同樣的會議、和談、爭吵,最后是同樣的結果,地區事務被大國操控,小國難以找到自己的出路,只能游走在各派勢力之間。
而烏克蘭當初就是被美國忽悠著打的這場仗,如今國內怨聲載道,澤連斯基自己也成了國際上的笑話,而在2025年大國會談中,他則左右哭窮,在美國與特朗普和萬斯吵了一架,沒要到錢,又去英國、法國要錢,才勉強撐到今天。
如今在沙特利雅得開停戰會議,雙方已經達成了黑海海軍的停火,如果大家以為這是和平的信號就錯了,這只是死亡過多和饑餓的信號。
烏克蘭犧牲太多,已經沒有可以上戰場的士兵,俄羅斯也沒有儲備糧和化肥用于農業生產,再打下去,真就成了餓殍遍地的東歐了,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今天這樣兩難的境地呢,俄烏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一個演員總統失敗的從政經歷
澤連斯基的上臺起源于他主演的《人民公仆》,講述了一個高中老師因為拍攝挖苦歷任烏克蘭總統的視頻而走紅,意外被選上總統的故事,借助這部電視劇,澤連斯基在戲里戲外賺足了人氣,他沒有背景的素人身份,被國內外各界看好,最終真的被選為了烏克蘭總統。
可是從澤連斯基2019年上臺以來,他接手的就是一個經濟孱弱、政治動蕩、安全形勢嚴峻的烏克蘭。
烏克蘭自2014年就陷入了“顏色革命”,之后便持續的經濟衰敗,此時克里米亞問題突出,俄羅斯脾氣也越來越大,頓巴斯地區處于武裝沖突狀態,由于放棄核武,放棄前蘇聯留下的軍事工業體系,這個國家在戰略上已經被嚴重削弱,以至于內政紛爭不斷,寡頭經濟控制國家財富,軍事力量形同虛設,完全依賴西方援助。
這一切,使烏克蘭失去了自我發展的黃金機會。
澤連斯基上任之時,烏克蘭的GDP已經連續5年大幅下滑,債臺高筑,西方貸款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趁機掠奪,國內官僚主義和腐敗問題嚴重,寡頭掌控能源部門,國家財政依賴少數富豪的支持。
烏克蘭軍隊從2014年起到2019年一度潰不成軍,即便是接受了歐盟的軍事訓練和裝備也沒有什么戰斗力,與俄羅斯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軍工產業只留下蘇聯遺產,除了給各國賣廢鐵和技術一無是處,內部早已被腐敗侵蝕,就這樣茍延殘喘度日。
尤其是在2014年顏色革命之后,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希望依靠歐美的支持對抗俄羅斯,這種害怕被俄羅斯吞并的心理,仿佛成了烏克蘭的魔咒,但是烏克蘭不能讓這個鄰居搬走,自己也不可能脫離東歐,廣大烏克蘭群眾希望強有力的政府能夠重振外交和國力,然而北約與歐盟實際上把烏克蘭當作制衡俄羅斯的棋子。
烏克蘭東西部沒有統一的認同,簡直是兩個分裂的國家,如果說這場烏克蘭戰爭在打什么,除了大國之間的利益,對于烏克蘭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東西內戰,不過是親俄勢力與親西方勢力的硬碰硬。
澤連斯基雖然在大選中高票勝出,但是他缺乏政治經驗,根本無法控制國家的發展方向,更沒有重新組織國家組織和政府官吏的魄力,這樣的演員總統,如果想像他電視劇里面一樣大展雄風,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明明干不了,澤連斯基大不了辭職,可是面對俄羅斯這樣的龐然大物,烏克蘭竟然選擇了最差的一條路,那就是與俄羅斯開戰,本應采取靈活的外交策略,在大國之間謀求生存空間的烏克蘭一直保持的平衡終于被打破,前幾任總統努力的結果全部付諸東流。
即便是經濟不好,烏克蘭也不應該聽信美國和歐洲的民主鼓吹,尤其是加入北約,并不斷刺激俄羅斯的戰略底線。
然而,當戰爭真正爆發時,烏克蘭成了戰場,澤連斯基及其團隊高估了西方的承諾,北約沒有直接介入,將俄羅斯軍隊抵御在國門之外。
烏克蘭的政治環境成了歐美挑動民族矛盾的陣地,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成為主流,“反俄”成為政治正確,這種氛圍下,國家選舉成了公然犯錯的機器,澤連斯基借助反俄上臺,但是不能真的去反俄,否則將會把國家拖入深淵。
俄烏一戰,兩敗俱傷,但是烏克蘭將陷入崩潰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兩年多,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但烏克蘭的損失特別嚴重,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人口太少、工業基礎薄弱、資源開采能力有限,整個國家事實上已被西方綁在戰車上,這哪里是保衛國家,簡直就是給西方消耗生產過剩的武器庫存。
然而,代理人戰爭的本質在于,代理人必須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口以應對長期消耗,而烏克蘭戰前只有4000萬人。
這個只有不是開玩笑的,4000萬人對于現代戰爭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我們簡單計算一下就知道了。
首先,4000萬有一半的人是女性,剩下2000萬,而其中適合參軍的人第一要健康且處于青壯年,按照2022年的統計數據,65歲以上和14歲以下的人口占40%,剩下的就是1200萬,其中適合打仗的青壯年最多也就三分之一,那也就是說,他們從開始打仗,就400萬人口資源,打完就什么都沒有。
可大家還要知道,現代國家是一部高密度的機器,需要人維持生產和勞動,像交通運輸,能源開采,安全衛生,這些基本的單位,就會占去至少一半以上的勞動力。
200萬軍隊,不是一個立即就能組織起來的隊伍,那是需要龐大的國家機器來維持的,烏克蘭一直是邊打邊消耗,這簡直就是無底洞,假如能立即讓200萬人參戰,平推過去,反倒有勝算了,可事實上現代戰爭一發導彈就能摧毀一座小鎮,如此來看,分批分量的上戰場打武器消耗戰反倒能多挺幾年。
可事實怎么樣呢,僅僅是烏克蘭逃離海外的難民,就已超過800萬,而戰爭造成的傷亡極為慘重,已超過50萬,且年輕勞動力大規模被消耗。
這種戰爭模式對人口基數較小的國家而言,是毀滅性的,烏克蘭未來幾十年,都將面臨人口崩潰的嚴重社會退化。
根據統計數據,烏克蘭在2022年一年,65歲以上的人就銳減50萬,大家可以推測,這些老人一部分逃亡各國,留下的也或早或晚的上了戰場或者軍工廠,或者在家里被停水停電凍死餓死病死,同理戰場上的消耗更快了。
人口銳減之后帶來的就是經濟衰退,烏克蘭的GDP在戰爭爆發后暴跌30%,整個工業體系癱瘓,多個關鍵城市變成廢墟。
烏克蘭的國情是,嚴重依賴農業和過境運輸,毗鄰黑海通道的烏克蘭,那里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對手,失去重要經濟支柱之后只能靠北約援助過活。
國家財政依靠西方貸款和軍援維持,債務累積已超千億美元,人民餓了幾年,每個家庭都失去了丈夫、兒子、兄弟,活下來的人,戰后又將面對巨大的經濟無底洞。
而俄羅斯目前控制了烏克蘭約20%的國土,這些地方還是主要的能源區和工業區,現代國家,沒有工業將會變成生么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疫情時代,物流交通受阻的情況,烏克蘭是直接不發貨了,因為包括頓巴斯工業區、赫爾松、扎波羅熱,烏克蘭最具經濟價值的區域基本上已不在手中。
重工業能力大幅削弱,能源供應被掐斷,黑海的過境權力被俄海軍奪去,我們不用去烏克蘭,只要玩一局模擬類游戲,就會知道運營一個國家的難度,更不要說打一場戰爭了。
這就是如今的烏克蘭,這也將是今后的烏克蘭。
俄羅斯勝了,但經濟倒退20年
普京執政近20年,在國內占有絕對的民心,他曾說過,給他20年,他還大家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事實上他做到了,不過又退回去了。
這一場戰爭下來,俄羅斯承受了制裁壓力和戰爭消耗讓普京多年的經濟改革和軍事強國再次衰退。
俄羅斯的傷亡數字應該遠低于烏克蘭,相對于其1.4億人口,戰爭的人員損失不會帶來像烏克蘭那樣嚴重的人口結構的破壞。
所以2023年以來,戰場主動權一直掌握在俄軍手中,這樣的消耗戰使得烏克蘭已經讓雇傭兵和女兵對抗俄軍正規軍,那誰輸誰贏早已經一目了然,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俄烏戰爭爆發后,西方的制裁對俄羅斯造成嚴重沖擊,盧布在國際上尤其是歐洲和美國貶值,還好俄羅斯在能源、糧食、軍工等關鍵領域,一直在體量上產能強大,再加上中國、印度、中東等替代市場,不愁沒吃沒喝。
尤其是羅斯靠能源出口來穩定經濟,使得俄羅斯GDP還增長了2.5%,當然軍工產能提升占大頭,俄羅斯的經濟向來適應戰時狀態,這是俄羅斯的傳統。
但是俄羅斯不能一直這樣,因為戰爭使得全國處于緊張狀態,民眾沒辦法一直維持在以物換物的原始交易狀態,這樣的低生活水平,經濟凋敝缺少外國投資的刺激,很快就會使得民眾的情緒傾向于反戰,所以打仗是有時間限度的,如果普京不能通過獲得實際的好處和勝利補償人民,那么再高的榮譽最好也只是空頭支票。
所以俄羅斯這次的戰爭,可能也是普京的謝幕之作,作為政壇常青樹,我們看到了他與幾代領導人的握手,借助一場戰爭,換得俄羅斯接下來20年和平環境,對穩固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讓北約大傷一次元氣,都能為未來削弱歐美的戰略意圖服務。
俄羅斯也通過這次戰爭,逐步推動“去美元化”進程,逐漸打破西方金融霸權,當然這建立在金磚國家以及中東石油國的多邊貿易努力之下。
但是俄羅斯說到底是倒退了,每天空軍行動就會耗費400萬美金,戰爭只有速戰速決,完全擊敗對手才是最佳選項,俄羅斯出口和證券交易受限,國家缺少調節經濟的金融手段,GDP以貨物形式存在,無法轉換成貨幣藏富于民,這樣的衰退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嚴重的。
73%的俄羅斯企業因為戰爭面臨勞動力短缺,近百萬人高學歷的專業人口離開國家謀求更好的工作,畢竟對于普通人而言,收入才是生活的第一選擇,那么俄羅斯贏了這次戰爭,怎樣才能挽回損失,就將留給普京和他的繼任者了。
參考文獻:
俄烏實現停火后將派遣“保障部隊”,天津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