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品”似乎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標簽,短視頻中充斥著種種“致癌”食品,只要是家長不想讓小孩子吃的,都是有問題的。
殊不知,很多被認為是垃圾食品的食物,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近年來,隨著權威機構的科學研究和國家標準的更新,許多被誤解的食品終于得以“平反”,就連央視都發文對其進行發聲。
尤其是這幾種“垃圾食品”,早早就被辟謠了!
方便面
方便面自誕生以來便飽受爭議,上世紀90年代,一則“方便面含防腐劑,吃一包需32小時解毒”的謠言廣為流傳,甚至有人稱其包裝內壁的蠟層會致癌。
這些說法導致方便面在中國市場銷量連年下滑,而同期全球方便面消費量卻持續增長,例如,韓國年人均消費量達72包,而中國僅為25包。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專家鐘凱明確指出,方便面面餅無需添加防腐劑,其面餅經高溫油炸后水分含量極低,微生物難以滋生,因此防腐劑實屬多余。
而包裝內壁的薄膜實為食品級聚乙烯材質,耐高溫且無毒,與“致癌蠟”毫無關聯,方便面的主要成分為小麥粉,與家庭面條的營養基礎一致。
其問題在于傳統配方中油鹽含量較高,但現代企業已通過技術改良降低鈉含量并添加膳食纖維,部分產品甚至推出非油炸面餅,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搭配蔬菜、雞蛋等食材,方便面可成為快捷餐的合理選擇。
炸雞
炸雞被詬病的核心在于高溫油炸可能產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表明,合理控制油溫(低于180℃)與使用高煙點油(如棕櫚油)可大幅減少有害物生成。
現代空氣炸鍋技術通過熱風循環減少油脂使用,使炸雞更趨健康,炸雞的主要成分雞肉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6與礦物質。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去皮雞胸肉的脂肪含量僅為3%,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食材,問題出在過度依賴油炸與重調味,而非食材本身,專家建議選擇非油炸或適度搭配蔬菜,以平衡營養。
速凍食品
速凍技術通過-18℃急速冷凍,使食材細胞形成微小冰晶,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研究表明,速凍蔬菜的維生素C留存率可達90%,高于常溫運輸的“新鮮”蔬菜。
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指出,速凍食品的營養流失遠低于傳統冷藏,消費者常誤以為速凍食品依賴防腐劑。
實際上,其保質期依賴于低溫環境抑制微生物繁殖,而非化學添加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抽檢顯示,正規品牌速凍食品的合格率連續五年超98%,安全性遠超部分餐飲現制食品。
味精
上世紀60年代,一名美國醫生聲稱在中餐館用餐后出現頭痛、麻木,并將其歸咎于味精,由此催生“中餐館綜合征”。
然而,美國FDA與世衛組織多次審查后確認,味精(谷氨酸鈉)是安全添加劑,每日攝入量無需限制,研究顯示,人體可自然代謝谷氨酸鈉,其與“脫發”“致癌”無關聯。
味精的鮮味強度是食鹽的10倍,使用時可減少鹽量,對高血壓人群有益,中國營養學會指出,味精的鈉含量僅為食鹽的1/3,合理使用可助力“減鹽行動”。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任何食物過量或不合理搭配均可能危害健康,長期單一食用燕麥可能導致膳食纖維過量,而適量食用炸雞搭配蔬菜則無礙。
結語
飲食健康的真諦在于均衡與適度,而非對某類食物的盲目排斥,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應基于證據,而非恐懼,讓食物回歸其本質,為生活提供能量與愉悅,而非焦慮與對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