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差在外時常常飲酒,甘油三酯一度達到12mmol/L,后來經過治療及配合運動飲食的調節,今天檢查已降至1.7mmol/L”。近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李賢的脂肪肝/減重健康管理門診”處,一位患者向南都記者提及。
剛剛做完檢測的薛女士(化名)則向記者分享了其人體成分分析表、運動處方等,言語里充滿了興奮和期待。“按照報告計劃,我起碼要減掉15斤。這就等于回到年輕時的體重。”
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喊話減肥”,并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體重門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推出了怎樣的減重模式?如何幫助公眾管理體重?
依托“五師共管”模式科學管理體重
目前,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醫學科開設了“脂肪肝/減重門診”等專科專家特色門診。門診依托“五師共管”模式,為患者量身定制全方位、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服務,助力患者科學管理體重,提升健康水平。
在健康管理醫學科主任周銓看來,體重管理不是單純減重,而是通過減脂增肌預防類似“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癌癥、骨關節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最好的體重管理是公眾形成正確的健康體重認知,學會科學的生活方式——怎么吃、怎么動、怎么睡以及怎么積極樂觀、保持情緒穩定,做個四好青(中,老)年,吃好,睡好,運動好,心情好。”
周銓向南都記者介紹,五師共管模式是目前公認的健康管理模式,通過主診醫師、營養師、運動師、心理醫生、健康管理師,各司其職,協同處方,并由健康管理師全程陪練,通過最少1-3個月陪伴式管理,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健康管理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李賢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同樣談到,減重可以減少體內過多的脂肪,降低肥胖癥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如脂肪肝、血脂紊亂、高尿酸血癥、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緩解或改善已合并的肥胖癥相關疾病和精神心理異常,提高肥胖癥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早在10年前,吳李賢就開始對脂肪肝及減重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持續深耕,并且發現體重管理是解決脂肪肝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吳李賢介紹,“十年來,已幫助無數人成功減重,其中最高減重幅度達100斤。目前,重點研究體重反彈問題,并就此成立心理行為干預小組,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達到長期體重管理的目的。”
如何評估是否需要體重管理?
公眾如何自我評估是否需要體重管理,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評估指標是否會有所不同?
吳李賢對此介紹,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使用體質指數進行衡量,體質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這是基于身高和體重計算出的指標。
BMI = 體重(kg)/ 身高2(m2);我國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圍在18.5至24之間。BMI在24至28之間被定義為超重,達到或超過28就是肥胖。達到28.0kg/m2且低于32.5kg/m2為輕度肥胖癥、達到32.5kg/m2 且低于37.5 kg/m2 為中度肥胖癥、達到37.5kg/m2且低于50 kg/m2 為重度肥胖癥、達到或超過50 kg/m2 為極重度肥胖癥。
腰圍同樣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標。腰圍≥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 腰圍/臀圍比(WHR)是另一個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標,當WHR≥0.90(男性)和≥0.85(女性)時,也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
體脂比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以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目前將成年人體脂比超過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義為體脂過多。這是醫療上評估肥胖程度更加金準的指標。
吳李賢進一步指出,對于兒童青少年肥胖癥的診斷標準,它與成人不同。根據有關行業標準,對于7 歲以下兒童,可以性別、年齡別BMI 的標準差作為評價方法;對于6 歲-18 歲學齡兒童青少年,可以性別年齡別BMI 作為篩查超重與肥胖標準,并與中國成人超重、肥胖篩查標準接軌。
采寫: 南都記者 伍月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