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的延期公告,時間將延長至2025年7月5日。繼去年12月25日宣布延期至今年4月5日后,如今又再度迎來延期。這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01商務部公布歐盟白蘭地調查期限延長至7月5日
據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17號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4年1月5日,商務部發布2024年第1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2024年12月25日,商務部發布2024年第59號公告,決定將本案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4月5日。
商務部給出的理由是:鑒于本案情況復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將本案的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7月5日。
實際上,去年8月29日,商務部初步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存在傾銷且傾銷幅度為30.6%-39%,以及10月8日宣布采用保證金形式對歐盟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之后,于11月11日發布的新進展,卻是新增“保函”的選項,再到如今的兩度延期,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事件的走向并不明朗。
業內人士猜測本次商務部發布公告,將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再度延期是由于局勢可能進一步復雜化。這已不僅涉及單純的貿易問題,還將疊加其他因素,因此事態發展存在多重不確定性。但其也認為,該事件目前也呈現出中歐雙方較為緩和的態度。
02白蘭地進口商:“壓力挺大的”
一位廣東的“三大洋”經銷商張浩表示:“本次的調查期延長意味著正式征收反傾銷稅的時間點將再推遲一個季度。在此期間,我們還是需要繳納保證金。如果最終調查結果維持不變,保證金將直接轉為應繳稅款。”他也表示,現在的局勢更加不明確了,接下來是否會再延期或者取消調查都無法預測。
“再度延期實際上也為進口商提供了一個潛在的窗口,以爭取政策變動帶來資金上的緩解。目前我們的現金流也比較緊張,壓力挺大的。”福建經銷商王之橫坦言。
據烈酒商業的跟蹤報道,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事件從2024年1月5日立案至今,已持續了近一年零三個月,就中國市場來看,進口商確實普遍存在較大的壓力。
自2024年10月中國對歐盟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實施保證金率30.6%-39.0%以來,疊加2025年1月關稅從5%上調至10%,進口商綜合成本已上漲。有洋酒經銷商坦言,關稅從5%的優惠稅率增加到10%,直接導致了他們成本上漲至少6.5%以上。
從終端市場來看,消費較為疲軟,從經銷商處烈酒商業也得知洋酒公司今年宣布的提價策略并未傳導到終端。張浩就表示:“目前庫存已在節前基本消化完畢,但例如XO等級的高端產品動銷仍然緩慢。盡管今年初‘三大洋’等洋酒公司宣布提價,但終端市場價格尚未同步上漲。”
王之橫還表示:“關于反傾銷調查延期的消息,目前對市場影響尚不明顯。但我們的庫存實際消耗了很多,后續補貨計劃暫未明確,需要觀望洋酒公司的策略調整,如果提價導致動銷不暢,可能洋酒公司也會采取相應措施應對市場變化。”
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事件也倒逼洋酒公司調整策略。一位曾任職于“三大洋”公司之一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洋酒公司正在采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應對市場變化。一方面加速重點發展威士忌品類,持續投資其他酒品類業務,以對沖白蘭地品類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優化等措施控制成本。該人士也表示,雖然洋酒公司正在做長期戰略布局以應對不確定性,但由于反傾銷調查結果尚未最終落地,短期內仍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
*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