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丹麥的馬士基集團一直是全球航運領域的執牛耳者,集裝箱貨運量常年高居各大航運企業榜首。俗話說:花無百日紅,如今王權旁落,馬士基的霸主地位已被來自瑞士的地中海航運公司(簡稱MSC)所取代,全球市場份額達到前所未有的20.2%,強大到無對手。
此外,它手中向各大船企下發的船舶訂單,一旦全部交付,即便單獨組成一家航運公司,其運力能排到全球第六。
地中海航運公司發家史
作為當下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企業,地中海航運公司的崛起歷程既是一部家族奮斗史,也是現代航運業全球化擴張的縮影。它由意大利船王吉安路易吉·阿龐特創辦,其家族早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起開始經營航運業,凈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
阿龐特家族的航海傳統可追溯至17世紀。1675年,該家族成員駕駛一艘帆船航行于意大利那不勒斯與西西里島之間,開啟了航運事業生意。然而,真正將家族推向全球舞臺的是吉安路易吉·阿龐特。
1940年,阿龐特出生于意大利索倫托,5歲時因父親死于瘧疾而家境貧困。少年時期,他曾在船上擔任海員,從事洗碗、除銹等雜役,逐漸晉升為高級船員,并最終獲得船長資格。1960年代,他偶遇未來的妻子拉斐拉·迪亞曼特,兩人共同在瑞士銀行工作,但阿龐特始終懷揣航運創業夢。
1970年,阿龐特在法國客戶多米尼克·德納特的20萬美元借款支持下,購入第一艘二手貨船,并將其改造成貨運船舶,正式涉足航運業,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1971年,阿龐特購入第二艘船,并以他的妻子的名字來命名。靠著航運掙來的錢,1973年,購入了第三艘貨船,專注于非洲與地中海之間的散貨運輸,初步構建了地中海至非洲的航線網絡。
70年代后期,地中海航運公司開始向北歐、印度洋市場延伸航線;1985年進軍大西洋航線,逐步形成跨洲際運輸能力,業務逐漸延伸到了北美及澳洲,公司總部也遷到了瑞士日內瓦。
1990年代,地中海航運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基于對中國外貿迅猛增長的信心,地中海航運在遠東和歐洲市場開辟新航線,增大運力投入,迅速在遠東地區航線上占有重要一席,成為全球十大航運公司之一。
兩次逆勢擴張登頂榜首
到了2008年,遭逢國際金融危機,大多數航運公司采取削減運力、縮小船隊規模以及延遲新船交付等手段應對危機,地中海航運憑借較強的資金實力,進一步擴大船隊規模,當年訂購船舶57艘、66萬標箱,相當于當時船隊總運力的四成。到2012年底,地中海航運共運營集裝箱船舶434艘,運力達217.4萬標箱。
2020-2022年,地中海航運在疫情之下再度逆勢擴張,兩年時間里斥資100億美元巨資收購了兩百多艘二手集裝箱貨船,進而導致國際二手船市場價格持續攀升。也正是在2022年,地中海航運正式取代馬士基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企業。
這一年國際貨運價格暴漲,地中海航運公司當年實現利潤384億美元,超出馬士基75億美元,比我國的航運巨頭中遠海控的利潤還要高出近180億美元。阿龐特家族財富估值躍升至1000億美元,成為新晉瑞士首富。
此外,地中海航運公司還是全球三大郵輪巨頭之一,在全球運營超過215個港口,形成“航運+碼頭”的垂直整合模式。旗下最大的郵輪地中海歐羅巴號2023年在卡塔爾首航,造價12億美元,總噸位達到了21.5萬噸,最大載客量6700多人,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環保郵輪,如果跟百年前的泰坦尼克號相比,噸位重量是其5倍左右。
截止到2024年底,地中海航運公司共運營878艘船,總運力630.2萬標準箱,市場份額占到全球的兩成。總運力比排名第二的馬士基還高出180萬標準箱,這樣的一個差距短期內根本追趕不上。
當下地中海航運公司還有新造船訂單135艘,總運力209萬標準箱。其56%的新造船訂單由中國船廠承接,且在中國擁有27個辦事處與37條干線航線,與中國的貿易合作關系非常密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