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日訊 大地回暖,生機勃發。目前,春耕春管工作正在陸續開展中。臨邑縣加快推進科技興農步伐,充分利用水肥一體化、智慧滴灌等技術手段,精細化開展田間管理。
在臨邑縣德平鎮富民家庭農場小麥-玉米體系肥水高效與高產協同技術示范田里,綠油油的麥苗株距整齊均勻、長勢良好,工人們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加快滴管的鋪設工作。
“我們一畝地小麥大約用滴管1100米,通過機械直接鋪上了,人工從地頭輔助固定一下就行,鋪得也挺快,一小時能鋪8畝地左右。”臨邑縣富民家庭農場場長王洪勇向記者介紹。
原來的漫灌方式,田間需要有地壟進行隔開,而鋪設滴管之后,去除地壟能平均增加7%-15%的種植面積,不僅方便了機械作業,也節約了肥料使用和人工成本的支出。
農場長王洪勇告訴記者,鋪上滴灌以后,地頭有井,一個人就能操作,漫灌的話至少兩三個人,也節省了水資源,1畝地大約節約30%。同時還做到了精準施肥,減少了肥料過多對土壤的影響,一畝地的產量保守估計大約能提高60多斤。
閃電新聞記者 鄭秀程 德州臺 公維勇 臨邑融媒 李振 德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