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面對特朗普政府再次掀起的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南美最大經濟體終于亮劍。4月1日,巴西參議院經濟事務委員會全票通過“經濟對等法案”,授權政府在外貿利益受損時果斷反制,無需經過參議院全體表決,即可送交眾議院快速審議。這不僅是一部法律工具,更是一聲來自全球南方的憤怒回擊——美國的關稅大棒,不再可以毫無代價地揮舞。
所謂“經濟對等法案”,其本質就是巴西對不對稱貿易關系的主權反擊。法案明確指出,若任何國家或經濟集團的單方面政策影響到巴西的國際競爭力,巴西將有權通過限制進口商品與服務的方式,進行對等反制。簡而言之:你敢先動手,我就敢還擊。這一立法的背景,顯然是美國政府從3月12日開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的25%懲罰性關稅——而巴西,恰恰是其中受損最重的國家之一。
2024年,巴西向美國出口了價值57億美元的鋼鐵和鐵礦石,另有2.67億美元的鋁制品。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口號下,這些產品突然面臨高額關稅,不僅重創了巴西的出口產業,更直接威脅到其數十萬工人就業。更重要的是,這些制裁并非因為巴西違反規則,而僅僅是美國國內政治需要所犧牲的“代價品”。這是赤裸裸的經濟霸凌。
面對這種單邊主義行徑,巴西沒有選擇沉默。參議院經濟事務委員會主席卡列羅斯直言不諱:“該法案將為我們提供法律依據,以對美國損害我們出口的行為做出回應。”這意味著,巴西政府未來可以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限制服務準入,甚至在多邊機構發起申訴。而且,法案還特別設計了“終止審議機制”,直接跳過參議院全體表決程序,大幅提升效率,體現出立法層面罕見的強硬與統一。
特朗普政府這次挑釁的根源,還是其一貫的選舉算計。盡管自稱“關稅能讓美國再次偉大”,但每一次貿易戰背后,無一例外是將損失轉嫁給他國,以提振國內特定行業的選票支持。然而,這種短視且自利的政策,早已在全球制造怨氣,歐洲、亞洲乃至美洲國家早已忍無可忍。巴西此番出手,不僅是維護自身利益,更是為越來越多受害國家開了一個“反制樣板”。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這一動作不僅僅是對美國的回應,也是在重新塑造全球貿易秩序中的發言權。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往往處于規則的接受者角色,面對強權往往軟弱妥協。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全球南方”正在覺醒。巴西此次立法,正是新興大國擺脫“被動配合”思維、轉向“積極抗爭”的戰略轉型。
這一法案若順利在眾議院通過,將極大拓寬巴西政府的外交與貿易談判籌碼。它不僅能用于應對美國,也可適用于任何以“補貼、技術壁壘、出口限制”為手段壓迫巴西產業的國家或地區。這是一種法律形式上的“經濟主權宣示”,也是發展中世界不再被動承受西方規則的一次實質突破。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潛在風險。美國作為巴西第二大貿易伙伴,若兩國貿易關系全面惡化,勢必會對巴西出口型產業造成短期沖擊,尤其是鋼鐵、農業、礦產等依賴美國市場的板塊。因此,巴西政府下一步必須在反制的同時,積極推動市場多元化戰略,加快與中國、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合作,減少對美依賴。
此外,巴西的反制法案也為全球多邊貿易體系敲響警鐘。世界貿易組織(WTO)長期遭遇美國掣肘,仲裁機制名存實亡,貿易法庭癱瘓至今無解。此類背景下,各國不得不紛紛回歸“雙邊工具”甚至“單邊報復”手段,全球貿易環境加速碎片化,風險愈發不可控。巴西的動作,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再次暴露出全球經濟秩序的結構性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