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想要干涉中國統一,要做好損失至少2艘航母和上萬名士兵的準備,也無法阻止解放軍收回主權,臺灣媒體轉述美國智庫的最新預測,美國已經無力承受干涉臺海的慘重代價了?
01:美軍能否承擔航母損失
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和甲板上的艦載機聯隊
美國智庫不斷推演臺海沖突結局,為美國軍方提供參考資料,最新推演結果顯示,即使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2艘航母,也無力阻止解放軍收臺,臺灣媒體轉述美國智庫最新臺海戰爭推演,并公布于眾。
自二戰結束以來,人類戰爭史上還從未出現打沉航母的戰例,航母是美國軍事霸權地位和強大國力的象征,
美軍現役11艘航母全是10萬噸級的超級核動力航母,是美軍最為昂貴的軍事資產。最新型“福特級”航母造價高達130億美元-150億美元,整個航母戰斗群耗資超過了200億美元,幾乎相當于中等規模國家的軍費開支。
進港部署中的美軍核動力航母
美軍航母人員編制主要來源于兩大部分,一是航母艦員,人員規模在3000人以上,二是艦載機聯隊,飛行人員和機務保障人員也超過了上千人。美軍超級航母的人員編制規模在5000人上下,是世界上編制規模最大的作戰平臺。
我們做對比就可看出美軍航母編制之大,以前,解放軍甲種摩步師的人員編制大約是1.1萬人,幾乎相當于摩步師的二分之一。
如果美軍2艘航母被解放軍擊沉,就意味著損失數百億軍事資產和上萬名頂尖的海軍官兵,這還不包括航母戰斗群內的其他艦艇和官兵,如此慘重的損失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災難。
在二戰中的沖繩海戰中,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擊沉,2229名日本士兵殉葬,只有269人被美軍救起,希望美軍能夠吸取日本的教訓。
02:解放軍有能力擊沉所有來襲美軍航母
上世紀90年代,解放軍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殲8D戰斗機
航母戰斗群是美軍介入臺海的急先鋒,多次進入臺海周邊海域挑釁,1994年,美軍小鷹號航母和解放軍091攻擊型核潛艇在黃海對峙,引發了兩國一線部隊的軍事對峙,1996年,美軍大搖大擺將航母開進臺灣海峽,挑釁解放軍臺海大演習,中國軍隊將此次事件視作奇恥大辱,加強以美國介入為背景的對臺軍事斗爭準備。
因此,解放軍對臺軍事斗爭將反擊航母作為頭等軍事課題,在過去的20年里,解放軍研發了琳瑯滿目的反航母武器裝備,在實戰演習和對外軍事斗爭中檢驗打擊效能。
解放軍反航母導彈在實驗打靶中的精度和威力讓美國高層寢食難安,在試驗中模擬航母的機動特性,設置移動靶標,表明解放軍的反航母導彈武器已經進入了實用化階段。
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美軍發現解放軍多支東風-21D導彈部隊向南方機動,震懾虎視眈眈的美軍航母戰斗群,最終以美軍撤出南海而告終。
東風21D導彈于2015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
這次交鋒的結果甚至影響到了若干年后的“聯合利劍”演習,面對正在實戰化演訓的解放軍,美軍已經不敢再將航母部署在臺海周邊海域,一路撤退到日本和臺灣以東,以躲避解放軍的反航母武器。
如今,解放軍的反航母導彈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多次在閱兵活動中展示東風-26導彈,該型導彈正設計之前就明確了一彈多用,體系發展的思路,包含東風-26核打擊型、反艦打擊型和常規打擊型,針對不同目標屬性,選擇攻擊彈頭。
國慶閱兵展示中的東風-26導彈,來自于火箭軍某導彈旅
該型導彈射程在3500-5000公里之間,可攜帶反艦彈頭對航母實施灌頂攻擊,超出了航母戰斗群艦空導彈和航母末端近防武器的性能極限,因此成為了我軍中遠程核打擊和反艦導彈的核心裝備,裝備在各個戰略方向的火箭軍導彈部隊。
去年,解放軍火箭軍某旅集中展示了20多輛東風-26導彈發射車,美國方面預測,解放軍已經裝備了數百輛東風-26導彈發射車,導彈的儲存數量更多。
火箭軍導彈旅重點加強齊射打擊能力,以確保對目標的絕對毀傷
在戰時,重點監視進入西太海域的外軍航母戰斗群,為解放軍登陸作戰創造安全有利的戰場環境,必要時,對敵航母實施集火攻擊,以阻止對手靠近臺灣周邊海域,對解放軍形成武力威脅。
正如美國智庫預測,即使以損失2艘航母為代價,美軍也無法阻止解放軍收復臺灣,臺海局勢已經超出了美軍的掌控。
以前,你們有鋼鐵洪流,我們有鋼鐵意志,現在,我們也有了鋼鐵洪流,希望你們也有鋼鐵意志。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我,看清更多復雜的國際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