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時代,流量就是一把雙刃劍!
這個道理在如今最火的網紅企業家雷軍,流量最高的網紅科技公司小米身上得到了充分驗證。
01
小米SU7高速爆燃,五個問題值得關注!
4月1日是愚人節,然而在這一天,雷軍卻遭遇了創業乃至人生中最大的危機!
3月29日的晚上,一輛車牌為鄂AAV1226的小米SU7標準版在安徽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行駛的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
相關媒體報道顯示,這輛小米SU7撞上高速公路中間護欄起火燃燒,最終導致車上三名年輕女性乘客不幸遇難!
這三名女孩的不幸遇難,實在令人感到悲痛和惋惜,大家都希望這起事故能盡快查明真相,給逝者和家屬一個交代。
這件事在4月1日曝出后,隨即引發全網關注和廣泛的討論,也將雷軍和小米推向了風口浪尖。
高速驚魂夜爆燃,三名年輕女性遇難,這無疑是小米SU7自上市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交通事故。
據相關報道和遇難者羅某母親提供的信息,遇難的三名女孩是從湖北出發,除了駕駛車輛的羅某外,另外兩個隨行同學一個是本校的,一個是外校的,她們此行的目的是去安徽池州考事業編。
這輛小米SU7并非駕駛人羅某購置,而是女孩的男朋友買的。女孩的駕照是22年取得的,平時開得挺多,據說技術還可以。
臨行前女孩跟家里說的是坐高鐵,因此家屬并不知道她們是開車去的。如果知道,肯定不會同意。
女孩平時開車就喜歡用智駕,家里平時也勸過她不能完全相信智駕,要把方向盤握在自己手里。
此外家屬還質疑,該高速路段修路施工完全不符合規定,既沒有東西圍起來,也沒有很明確的一個指示。
這起事故登上熱搜后,筆者最大的感觸是:雷軍和小米這次真的被流量反噬了。想跨過這道坎,怎么跨,對雷軍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事故被報道后,很多人都在質疑:“電池安全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事故發生后車門是否存在鎖死打不開”的情況。
大眾發出這樣的質疑,其實并不能理解。
首先,汽車作為人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到底能不能將安全交給智駕”、“新能源汽車電池燃燒帶來的安全隱患”這兩大問題就顯得尤其刺耳;
其次,小米作為明星科技企業,雷軍作為炙手可熱的網紅企業家,在小米SU7銷量節節攀升的情況下,發生如此嚴重的交通事故,勢必會成為爭議的焦點。
還有一點很關鍵,綜合這起事故的各種要素,小米這次真是把debuff疊滿了。女司機、大學生、嚴重事故、新能源、起火、車門、智駕,再加上雷軍和小米的流量屬性,這件事想不鬧大都難。
4月1日午間,新浪微博“小米公司發言人”對此事做出了公開回應,從中可以總結出5條關鍵性信息:
1.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
2.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
3.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4.碰撞發生后,小米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非車主本人駕駛。同時,緊急救援呼叫車上乘員,并報警、呼叫120急救服務;
5.小米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提供車輛行駛數據及系統運行信息,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同時與事故受難者家屬取得聯系,全力協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與幫助。
如果將各方信息綜合起來,不難發現,大家的關注和爭議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1.這次事故到底是駕駛員操作不當,還是小米SU7存在重大安全問題;
2.事故車和護欄發生碰撞前,僅有2秒的反應時間,這是否足夠采取必要的避嫌措施;
3.高速施工路段是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設置足夠的安全警示;
4.小米SU7在事故發生時,是否存在車門鎖死打不開的情況;
5.小米SU7標準版的L2智駕系統在這次事故中到底有沒有發揮作用,又發揮了多少。
關于這起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和責任認定,目前警方還在調查中,很多事情還無法下結論。但我們可以相信,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一定會水落石出。
而這五個問題,相信警方和小米公司也會給出答案。
02
雷軍想熬過這道坎,重要的是要有敬畏之心!
目前來看,這起事故對小米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首當其沖的便是股價。
截至4月1日收盤,小米港股報46.5港元,較3月19日歷史高點59.45港元累計下跌21.7%,市值蒸發超3000億港元。當日股價跌幅達5.49%,創近一個半月新低。
而雷軍長期營造的和善親民、有求必應的形象,這一次也遭遇了重創。
3月25日凌晨五點多,雷軍來到全國聞名的賞櫻勝地武漢大學,在美麗的櫻花樹下和即將推出的新車小米YU7合影。
這組圖片發出后,雷軍又一次上了熱搜。大家感慨武大櫻花美景的同時,再一次對雷軍的營銷思維佩服得五體投地。
自從2023年底小米SU7發布會后,雷軍便轉戰抖音,在微博、視頻號、抖音等多個平臺高強度營業,宣傳以小米SU7為首的小米旗艦產品。
這期間,他頻繁分享生活日常、為車主親自開車門、還深入工廠一線向大家展示小米的技術力,抖音粉絲更是從一年前的1000多萬漲到了4000萬,網上一度掀起了一股學習雷軍做個人IP的浪潮。
可惜這次,雷軍的口碑和形象真的要接受考驗了。4月1日白天,大家都在等待著雷軍對這起事故做出回應。
雷軍微博和抖音的評論區里全是對他的靈魂拷問,大家都希望雷軍對此事做出表態。甚至有網友表示:“這三名女孩也是來自武漢,很可能和雷軍在武大的同一棵樹下拍過照!”
更諷刺的是,這起事故發生于3月29日,而小米SU7于去年3月28日上市。在一周年的時候遭遇如此慘重的事故,誰都沒有預想到。
毫無疑問,雷軍在得知這起事故后,心情也一定相當的沉重。平時每天都會發好幾條微博的他,在這一天選擇了沉默。
可作為小米的掌門人和深受大家喜愛的網紅企業家,雷軍并不能逃避,必須勇敢地去面對這件事。
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網紅企業家和親民人設的真正含金量。
4月1日晚上,雷軍終于還是回應了這件事。他在微博中說道:
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們的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
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同時雷軍還透露:“由于事故還在調查,我們一直沒有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此刻還沒有辦法回答?!?/strong>,但是大家說的每一句話,他和小米都聽見了,記下了,會用行動回答大家的問題。
看到雷軍的回應,筆者想說,雷軍誠懇且敢于正視問題、面對問題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這遠遠是不夠的。
雖然這起事故因雷軍和小米的熱度,有被刻意放大的情況。但對于雷軍和小米來說,也是必須要處理妥善的事。
自從小米SU7上市,雷軍和小米在造車這條路上就開始了狂飆。
2024年的3月28日,小米SU7正式發售。這不僅是“年輕人的第一臺新能源車”,更是雷軍再度啟程創業后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款產品。
自從雷軍宣布造車后,很多人都向他潑冷水。認為造車是一個既燒錢,又存在巨大技術壁壘的領域,想成功突圍難度實在太大。
可雷軍就是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自曝總投入約300億元,在造車這件事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孤注一擲。
從小米SU7這一年來取得的成績來看,雷軍確實賭對了。發布會后僅4分鐘大定訂單突破1萬臺,27分鐘內突破5萬臺,最終全年交付136854輛。
銷量和市值的狂飆之下,流量的確能發揮正向的作用。可一旦出現類似這次的重大安全危機事件,流量便會從一顆糖果變成利劍,深深刺向小米的心臟。
對于雷軍和小米而言,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影響的不僅是小米汽車的銷量乃至整個小米品牌的口碑,更是大眾對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的信任度。
而要將這起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并給遇難者和家屬一個合理的交代,除了做好調查和善后,更要有一顆敬畏之心。
首先要敬畏生命,直面事故核心矛盾
對公眾質疑的智駕系統介入時機、電池熱失控機制、緊急逃生設計等關鍵節點,要用數據和證據說話而非公關話術作出回應。在善后處理中,除法定賠償外,更應建立長期關懷機制,展現科技企業的人文溫度;
其次要敬畏技術,重構安全防護體系
對復雜路況建立更完善的路測數據庫,尤其對施工路段識別、異形障礙物預判等場景進行算法迭代。
在物理安全層面,可以借鑒友商的經驗,建立高于國標的安全冗余設計,對電池Pack結構、緊急斷電機制進行再驗證;
最后更要敬畏規則,推動行業標準進化
小米作為新勢力代表,應主動聯合友商和交通管理部門,推動建立“智能道路分級認證體系”
在用戶教育層面,有必要重新設計智駕功能啟用流程,通過人臉識別、知識測試等硬性門檻,杜絕新手駕駛員對輔助駕駛的濫用。
這場危機終將過去,但留給小米和行業的思考遠未結束。速度與激情的背后,是對每個生命負責的永恒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