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銷量下滑,現代持續虧損,北京汽車2024年凈利大降近七成。
近期,北京汽車披露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公司去年營收1924.96億元,同比下降2.8%;歸母凈利潤為9.5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0.74億元,下降68.5%。
報告期內,公司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收入情況“冰火兩重天”。燃油車板塊收入1849.69億元,同比微增1.2%;新能源車收入則同比“腰斬”,下降50.7%至75.26億元。
毛利方面,盡管油車收入增長,但毛利卻同比下降16%,由上年的420.29億元降至353.29億元;新能源業務的毛利則持續虧損,且金額由37.5億元擴大至44.42億元。去年,其整體毛利顯著下滑,一年減少74.12億元,下降19.4%至308.87億元。
對此,集團方面表示,毛利下滑主要是由于銷量下降及促銷活動的增加。
北京奔馳一年少賺5.5億歐元
這一點在北京汽車“利潤奶牛”——北京奔馳表現尤為顯著。
曾代表高端豪華品牌的北京奔馳去年陷入量價齊跌的困境。受“價格戰”影響,主力車型C級跌破24萬元,E級最低33萬元,GLC/L系列優惠力度也高達20萬元。
事實上,有觀點指出,北京汽車營收利潤雙降主要就是受北京奔馳的影響。
披露業績之前,公司于3月13日提前公布了北京奔馳的財務數據。
公告顯示,北京奔馳2024年營業收入217.47億歐元,同比下降3.36%;除稅后溢利為24.43億歐元,與上年同期的29.99億歐元相比,減少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3.57億元),下降18.5%。據悉,北京汽車持有北京奔馳51%的股權。照此計算,北京奔馳少貢獻了超20億元稅后溢利。
秦銘蔚 攝
這主要與銷量下滑有關。去年,北京奔馳銷量為68.36萬輛,同比下降7.3%,遠超奔馳全球3%的跌幅。
此前北京奔馳的表現相對穩健。自奔馳品牌2017年在華交付突破60萬輛后,國產車型和進口車型的銷量都一路增長,2020年更是創下77.4萬輛的新高;此后兩年,受市場環境影響,奔馳在國內銷量略有波動,但也能穩定在75萬輛左右;2023年,其銷量回升至76.8萬輛;直到去年表現急轉直下。
結合市場信息來看,受中國車市“價格戰”影響,北京奔馳去年開始推出終端市場的優惠,不少主銷車型一度打出“骨折價”,一降便是10萬—20萬元。但這并未帶來銷量的增長,隨后,其又基于品牌溢價,開始維穩終端市場的價格。一來一去,不僅終端市場價格混亂,還讓許多消費者對此表示不滿,品牌口碑“元氣大傷”。
同時,北京奔馳還面臨電動化轉型遲緩。目前,其旗下新能源產品主要為EQ系列,但市場反響平平,消費者甚至戲稱其為“雜牌電動車”。乘聯會數據顯示,北京奔馳EQE和EQESUV兩款車型長期月銷量維持在三位數,不足千輛。
面對失意的中國市場,奔馳此前表示將加強本土研發。按其規劃,今年,北京奔馳將投產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車型,搭載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的“無圖”L2++高階智能駕駛系統;2026年,將投產長軸距GLE SUV新車型。
但今年以來,國內自主品牌仍在“狂飆”,不少車企瞄準了智電豪華市場。在此背景下,奔馳的突圍戰困難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奔馳首先就將直面集團內部挑戰——與北汽藍谷旗下享界展開競爭。去年底,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公開表示,北汽會繼續“All in”享界S9。為此,集團抽調了北京奔馳大量的技術骨干至享界等品牌。近期,其新推的享界S9增程版預售價格31.8萬元,直接切入奔馳E級市場區間。
孫婉秋 攝
北京現代三年虧超130億
在北京奔馳“輸血”量大不如前的情況下,北京汽車整體業績還被旗下其他品牌“拖累”。
目前,北京汽車旗下含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個品牌。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四個品牌合計實現整車批發銷量94.6萬輛,零售銷量98.3萬輛;而2023年全年銷量為104.2萬輛。
其中,福建奔馳主要生產奔馳V級和新威霆等MPV車型,所在市場規模小眾。以越野車型為主的北京品牌全年銷量僅17.3萬輛。據市場信息,其旗下越野車BJ40、BJ60、北汽X7、北汽新魔方等燃油車型都反饋平平,銷量低迷,如BJ40上個月銷量僅1400輛;而新能源車型EU5、EU7等主要面向網約車市場,難以拓展大眾消費市場。
另一大合資車企北京現代則表現堪憂。
風光時,北京現代曾一度年銷百萬。但近年來,韓系品牌市場表現持續遇冷,年銷規模下降至30萬輛。2021年—2023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為36萬輛、25.6萬輛和24.1萬輛,但去年其銷量僅15.42萬輛,同比下滑36.02%。其中,11月國內零售量更是跌破萬輛大關,僅有9444輛。
當月,北京現代旗下明星車型——途勝L迎來改款上市。不過,這款被北京現代寄予厚望的車型,并未在市場掀起波瀾,上市當月銷量僅有1540輛,與該車型全球累計銷量1000萬輛的市場規模,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北京現代至今沒有推出電動車。
銷量遇冷的背景下,北京現代也遭遇持續虧損。
去年12月,北汽投與現代汽車訂立協議,共同向北京現代注資10.95億美元,雙方將分別注資5.48億美元。據彼時公告,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9月,北京現代凈利潤(除稅后)分別為-50.65億元、-54.41億元和-25.76億元;同時,其總資產分別為355.17億元、280.59億元和219.38億元。不到三年,北京現代累計虧損130.82億元,資產減少135.79億元。
在奔馳凈利減少,現代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北京汽車的各項支出還在增加。
財報顯示,去年北京汽車資本開支總額為537.97億元,同比增長9.8%;研發開支總額為42.92億元,同比增長20.2%。對此,北京汽車表示,由于加大新能源車相關研發投入所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