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7時,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1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臺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東部戰區連續發布四篇主題海報: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彰顯了人民解放軍痛打臺獨的能力和決心。賴清德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悍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拋出所謂“17項策略”,猖狂挑釁大陸,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充分坐實其是“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
本輪軍演,是對賴清德之流一心一意走臺獨之路的有力回應。
作為自詡的 “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長期否認 “九二共識”,篡改歷史教科書,試圖從文化根基上割裂兩岸聯結。從早年棄醫從政時便深耕民進黨 “新潮流系”,其政治生涯始終與 “臺獨” 綁定 —— 擔任 “行政院長” 時公開宣稱 “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執政后延續蔡英文 “四個堅持”,將兩岸關系定義為 “互不隸屬”,甚至拋出 “新兩國論” 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對 “臺獨” 理念的偏執,使其將對抗大陸視為政治資本,不惜以犧牲臺灣民眾福祉為代價,裹挾民意走向分裂深淵。正如島內輿論批評,賴清德的 “臺獨” 言行不是 “務實”,而是 “務虛”,是為了維系個人權位而煽動對立的危險游戲。
賴清德
從臺南市長到臺灣地區領導人,其仕途崛起伴隨著對 “臺獨” 基本盤的操控:通過 “私立幼兒園公共化”“雙語國家” 等政策拉攏選票,同時利用司法工具打壓異己,制造 “綠色恐怖”。2024 年上臺后,面對島內經濟下滑、民意支持率低迷的困境,他選擇以 “抗中”“反中” 轉移矛盾,妄圖通過激化兩岸對立鞏固權力。例如,將臺積電等優勢產業向美國轉移,美其名曰 “分散風險”,實則是向外部勢力獻媚,換取 “臺獨” 支持;推動延長義務兵役、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美其名曰 “強化防衛”,實則是將臺灣民眾綁上 “以武拒統” 的戰車。
期以來,美國、日本等反華勢力將臺灣視為遏制中國的 “棋子”,不斷釋放 “挺臺” 信號,默許甚至鼓勵 “臺獨” 勢力挑釁,安倍晉三更是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后來他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這就是報應。
然而賴清德卻對此甘之如飴,甘當外部勢力的 “馬前卒”:頻繁與美日等國勾連,接受其軍事援助,配合 “以臺制華” 戰略;在半導體、精密制造等領域主動 “脫鉤”,試圖融入美國主導的供應鏈,淪為外部資本的 “經濟殖民地”。
其實,賴清德誤判了美國“以臺制華”戰略的持續性,幻想通過高價軍購和半導體產業讓渡(如臺積電技術輸出),換取美國對“臺獨”的實質性支持?25。但美國僅將其視為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一旦臺海沖突爆發,臺獨勢力注定淪為“棄子”?。
賴清德近期的躁動,背后當然還是美國。美國在應對美歐因烏克蘭危機、貿易摩擦產生的分歧時,正試圖將臺灣問題作為戰略工具,通過強化歐洲對臺海事務的介入,轉移矛盾焦點并重塑跨大西洋聯盟凝聚力。通過炒作臺海危機,可誘導歐洲將“反俄”情緒延伸至“抗中”領域,利用意識形態共性彌合利益裂痕?。歐盟雖聲稱追求“戰略自主”,但在安全領域仍深度依賴北約框架。
歐洲在臺灣問題上的搖擺,反映出其 “價值觀外交” 與務實利益的沖突。若繼續追隨美國,歐洲將面臨與中國脫鉤的經濟代價;若疏遠美國,則可能失去安全庇護。這種困境短期內難以化解,導致歐洲在臺灣問題上的表態始終 “雷聲大、雨點小”。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的聯合演訓,已明確傳遞出 “臺獨” 分裂勢力每挑釁一次,大陸反制就會升級一次的強烈信號。賴清德越是鋌而走險,越會加速“臺獨”勢力的覆滅進程?。
臺灣當歸,應不遠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