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的日子有多難過,這兩年發生在中國車市的種種變故已經很清楚地在向我們傳達了。當曾經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面對后來者的挑釁和不斷涌現的新消費趨勢,大量亟待解決的生存問題,著實讓大眾、豐田、本田等企業傷透了腦筋。
到了今年,只因價格戰愈演愈烈,不管輿論從中起了多大作用,大多數旁觀者都毫不猶豫地將合資和舊時代劃上等號。而隨著小米、華為聯手頭部自主車企擴大了中國汽車的勢力范圍,似乎,幾年前發生在韓系、法系車企身上的變故,即將在其他合資公司身上再次上演。
市場環境太糟糕了。合資車企還有未來嗎?對于這個疑問,想必豐田、大眾等在華合資公司沒有比現在這個時刻更焦慮了。
3月初,身在合資第一陣營的廣汽豐田破天荒向市場推出了一款針對中國市場的滿血版純電SUV,并將價格打到了和中國品牌一個水平線上。
你可以說,豐田擺出的這一招式算是破釜沉舟的手段。但不得不說,既然市場倒逼著合資車企要放下身段,向中國車企學習造電動車,或許鉑智3X的出現,對于廣汽豐田而言,恰恰就是這個思路下最真切的產物。
上市一個月,鉑智3X的累計大定訂單已超15000輛,正式交付也達2500輛。而在這款新車的帶動下,廣汽豐田3月累計銷量也達到了66,066輛,同比增長19.3%。整個一季度的銷量則為171,477輛,同樣實現了正增長。
當然,和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等那些動輒能在一個細分領域屢屢創下銷量新高的網紅車相比,鉑智3X還是略顯稚嫩的。但不管怎樣,按以往我們認知中,合資車企對于推進電動化的態度去看,此刻實現階段性成功的鉑智3X旨在向外界證明一件事。
合資車企不是造不好電動車,他們只是在考慮究竟以何種形式來適配中國車市的變化。
過去幾年,單單是廣汽豐田,從背靠埃安賺取新能源積分應付了事,到正式引入豐田bZ4X(鉑智4X),這期間,中國車市不斷涌現的變化就讓其吃過不少苦頭,自然也讓廣汽豐田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喪失品牌基因造車是萬萬不可的,但脫離現實談發展更是不切實際的。
鉑智3X的到來算晚嗎?在市場對“合資品牌造電車”一事口誅筆伐了近3年后,它才走到這一步,算晚的。
然而,若以日系車企一貫有之的處事態度分析,能單獨給中國市場研發這樣一款具有強烈屬性色彩的純電SUV,我會認為,還是恰逢其時的。
中國用戶究竟想要什么的電動車?其實,經過這幾年的市場觀察后,我們早已能看出,一款價格親民、大空間、夠智能,并且具有一定基礎用戶口碑的六邊形SUV就是最好的選擇。
對于鉑智3X,好多人都覺得,這款車不夠豐田,殊不知,當鉑智4X的市場失利擺在面前,是主動迎合大眾,還是堅持自己,市場早就幫豐田做出了選擇。那些口口聲聲要豐田全球化電動車的人,從來都不是主流用戶。
也就是說,鉑智3X之所以能在上市后贏得消費者追捧,讓合資品牌的固有形象不再成為廣汽豐田電動化進程中的包袱,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它自身對于新消費需求的洞察。讓豐田放下姿態,只會是第一步,從源頭感知中國新能源車市的巨浪更是它現階段在做的。
而回到當下的這個成績,鉑智3X出乎意料的大定訂單量讓這款車有資格跳出“合資造不好電動車”的怪圈,但更重要的是,鉑智3X上市后的這波高光表現帶動的是整個廣汽豐田的士氣,甚至會給所有尚處彷徨階段的合資公司帶去一絲希望。
世界變化太快,少走些彎路總是好的。
一路走來,或許是廣州人骨子里不甘于人后的真性情,讓整個廣汽豐田一次又一次在電動化轉型上折騰來,折騰去。就算豐田旗下全是主打普混的車型,諸如凱美瑞、漢蘭達等IP的歷史包袱甚是沉重,廣汽豐田從上至下都誓要拿出“智能電混雙擎”的名頭,推動日方在智能化設備提供商中選擇華為等具有革命性的舉動。
但很明顯,在推動鉑智3X立項上,這股變革的力量再次到達了頂峰。在沒有成功經驗在前的背景下,你能想象一家日系合資公司會敢為天下先,拿出一款完全為中國用戶打造的電動車嗎?更夸張的,還能徹底放下自己守了20多年的架子,平價入市。
如今,距離鉑智3X上市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接下來留給廣汽豐田的問題,就是如何確保盡快交付新車,如何在提升用戶滿意度上實現躍遷。
但可喜的始終是,廣汽豐田終于在2025年這個堪比渡劫的年份證明了自己。在生死抉擇面前,自信的建立是多么重要。一旦此意促成,其他不過是甜蜜的煩惱罷了。
日后,東風日產N7、長安馬自達EZ-60、北京現代OE等同樣具有十足中國味的合資純電動車都會一一進入市場, 屆時,無論市場會給予怎樣的反饋,至少從鉑智3X此番熱銷的態勢中,愈加激起了用戶對于合資電車的最新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