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一些醫學常識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中醫在很多時候能夠起到大作用,特別是對一些常見疾病的治療和調理,有時候往往讓人為之一喜。尤其是一些經典名方,更是在臨床中展現非凡的實力,比如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湯是中醫十大名方之一,源自清代名醫王清任。
古代也有醫家稱血府逐瘀湯是“瘀血病之總方”,近代名醫張錫純認為血府逐瘀湯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當代名醫朱良春認為血府逐瘀湯中有“治瘀血不去,新淤不去”之義,提出“以血去新,血以新祛故瘀解,則新瘀必散”的學術觀點。
當代名醫劉渡舟認為:血府逐瘀湯在活血化瘀基礎上兼以理氣散結治瘀血病證,“以治瘀不去也,治氣不調也,治血而和之也”。那有這么高的評價,這個方到底暗藏著怎樣的玄機呢?每個藥物在這個方中的使用有什么用意呢?
首先血府逐瘀湯這個方主要是用來治療瘀血導致的各種疾病,其中以瘀血阻滯胸中導致的比如胸痹(現代醫學一般稱為心梗、心絞痛等)為主,清代著名的醫學大家王清任簡單概況其為“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這個方里的桃仁,能夠有很好的破血行滯的效果,同時還能幫助潤燥,這可能與桃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有關系,腸道順暢排便舒暢之后就能緩解我們身體中的上火、郁熱等情況,間接起到了潤燥的效果。
而紅花能夠活血祛瘀,起到止痛的效果,和桃仁一起擔當君藥的職責。為什么紅花活血化瘀之后能夠止痛呢?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朋友可以想下為什么我們用“云南白藥”這類的藥物之后,原本摔傷瘀血的部位過了幾天就沒有那么疼痛了,這就是中醫講的“不通則痛、瘀血不通”就會引起疼痛。
赤芍、川芎幫助兩個君藥一起活血祛瘀,而牛膝不止能夠活血,還能夠通經絡,意思就是它不僅僅在瘀血的這個部位起作用,還能夠幫助藥物走到那些因為瘀血而受影響的部位起作用,同時還能夠引血下行,讓瘀血疏通之后從下排出體外,和赤芍一起擔當臣藥的職責。
生地、當歸在這里是干嘛用的呢?主要是養血益陰、清熱活血;而桔梗和枳殼,一升一降,能夠起到調節全身氣機的效果,寬胸行氣;柴胡疏肝解郁,與桔梗、枳殼一起,理氣行滯,這些藥物都是佐藥的功能。甘草同在很多藥物中的作用一樣,都是幫助調和各個藥物,達到使藥的目的。
說了這么多,這個方如果要用來治療女性相關疾病到底要怎么用呢?
1.痛經
遇到女性患者是氣滯血瘀導致的痛經,用血府逐瘀湯,比如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痛經非常明顯的人,就非常適合。
2.瘀血導致的經血量減少
這些患者經常表現為經血少,還有一些有經期延后的表現,如果閉經比較久,再來月經往往看著色紫暗黑,而且量本身也很少。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痛經嚴重、小腹按著疼痛明顯、月經有很多血塊、經常不干凈等。
3.月經不調中的閉經(排除更年期的自然絕經)
中醫認為很多女性出現閉經很多時候是因為沖任不調、導致血府之氣不能輸布,導致子宮得不到新鮮血液的濡養導致的,所以活血化瘀調理沖任就很重要。
4.產后血瘀
觀察一下會發現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后,可能會出現頭暈、昏倒,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表現,這時候可能也和產后瘀血有關系,也可以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同時加上一些補氣的藥物,比如黃芪、黨參、白術等等。
5.產后惡露不絕
產后惡露不絕(也就是俗話說的臟東西多),產后內褲一直不干凈,有的時候還有小腹疼痛等等情況,也可以用這個方加減。
當然,血府逐瘀湯的作用遠不止此,它是專破瘀血的經典名方,可以橫掃瘀血,誠可謂“瘀血一去百病消”,善用血府逐瘀湯,可以將身體里的瘀血統統清理干凈,讓身體煥發新機。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樗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