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以下簡稱北京世婦會)在中國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是全球推動性別平等的行動藍圖,為中國促進婦女發展、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帶來新概念、新思路,也在我的學術道路上播下了從事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的種子。
1995年8月30日,李英桃在北京世婦會非政府組織婦女論壇開幕式上。梅雪芹/攝
/緣起/
與北京世婦會結緣
1992年6月,我從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部,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1994年年底,為籌備北京世婦會、培訓參與會議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上級單位統籌安排從北京高校選派部分教師前往全國婦聯參加世界婦女大會專門知識學習。
因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我曾與自己的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宏毅合作過分析美國婦女人權問題的論文,于是,領導便決定派我與另外一名老師去參加培訓。
在這次難得的提升學識的經歷中,我第一次接觸到聯合國曾經召開的前三次世界婦女大會的情況,并系統學習了大量關于婦女發展和男女平等的國際文書,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85年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第三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到2000年提高婦女地位內羅畢前瞻性戰略》(以下簡稱“內羅畢戰略”)。
“內羅畢戰略”強調,平等、發展與和平是相互聯系的目標。其中指出,平等不僅指法律平等和消除法律上的歧視,而且還是婦女作為受益者和積極推動者參加發展的權利、責任和機會平等;平等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平等機會享受自己的權利,發揮自己的潛力和才干,以便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工作并享受成果;和平不僅指國家和在國際上沒有戰爭、暴力和敵對行動,而且還要在社會上享有經濟和社會正義、平等、所有各項人權和基本自由;沒有和平與穩定,就沒有發展,和平與發展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男女平等、經濟平等和普遍享有基本人權和基本自由,可以促進和平。
時至今日,在重溫這些內容時,我仍然十分懷念30年前那段新鮮且讓人充滿力量的學習經歷,也清楚地記得,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電教中心的大禮堂給北京世婦會志愿者做崗前培訓時,臺下的青年學子求知若渴的眼神和保證完成好這次盛大活動志愿服務任務的決心和信心。
/ 親歷 /
以非政府論壇代表身份
站上北京世婦會舞臺
原以為我與北京世婦會的緣分到此就結束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導師張宏毅打電話告訴我,在他的推薦下,我獲邀成為北京世婦會非政府論壇的正式代表。
“以行動謀求平等、發展與和平”是北京世婦會的大會主題。我有幸親歷北京世婦會的開幕,見證了中國政府向全世界莊嚴宣布“把男女平等作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的歷史時刻。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覆蓋12個重大關切領域,其中第五個領域就是“婦女與武裝沖突”。
在北京懷柔舉行的非政府組織婦女論壇上,我親身經歷了論壇的全過程,并參與了多個主題研討會。發生在一個研討會上的情境,對我的學術道路選擇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曾在多個場合回憶過這段經歷:在一場涉及裁軍問題的討論會上,一名美國記者向主持人提問說,伴隨著經濟力量的發展,中國的軍事力量將會威脅鄰國的安全。一名中國婦女立刻站起來憤怒地反駁:“美國本身就有對外侵略的歷史,侵略朝鮮、侵略越南,你們為什么不回去批評自己的政府,而要在這里指責我們?”美國記者隨即加倍憤怒地說:“美國有它的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可以無限制發展軍事力量,也不意味著中國可以威脅他國。”會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這時,一名女士舉手發言,以流利的英語講道:“中國曾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有超過一百年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屈辱歷史。我們深知,一個國家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要有發達的經濟、強大的國防力量,但這只是為了自衛、不受侵略,中國不會去威脅他國。如果中國政府在中國強大之后威脅別的國家,我們每一個中國婦女都會首先站出來反對。”她的發言贏得了聽眾熱烈的掌聲。
北京世婦會的經歷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婦女和性別議題在國際關系中的重要性,也認識到深入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的必要性。于是,自那以后我報考了北京大學,并如愿師從著名國際政治學者袁明教授攻讀博士學位,致力于性別與國際關系研究。
/ 延續 /
在性別與國際關系領域持續深耕
在攻讀博士研究生期間,我完成了博士論文《社會性別與國際政治——一位中國學者的觀點》。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我的第一部專著《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國際政治》于2003年出版,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女性主義國際政治專著。2006年,我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研究員胡傳榮主編了教材《女性主義國際關系學》;2012年我出版的專著《女性主義和平學》榮獲2015年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該書是中國第一部女性主義和平學專著,出版后引起一定的學術反響,被審讀專家評價為“女性主義研究‘觀照’本土的一個新突破,也是中國女性主義和平學研究的一個新高峰”。
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已經成為國內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的“重鎮”,一些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紛紛加入研究隊伍。繼北京世婦會的《行動綱領》之后,2000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于婦女、和平與安全的第1325(2000)號決議,關注國際和平安全中的婦女和性別平等議題,后又陸續通過9個相關決議,并共同形成婦女、和平與安全議程。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目標16“創建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也將婦女、和平與安全置于中心位置。
2020年以來,我主持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建設重大標志性科研項目(2020)“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叢書的研究和撰寫工作。截至2023年,這套叢書已經出版《聯合國婦女、和平與安全:文本的追溯》《中國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歷史進程與當代實踐》《日本婦女、和平與安全:邁向和平的歷史與挑戰》等多部專著和資料匯編,從歷史、理論、實踐和學術等方面,總結了中國落實婦女、和平與安全議程的最新成果。
站在“北京+30”的歷史節點上,回顧《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對全球性別平等的里程碑作用,總結中國為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巨大成就,我可以自豪地說,北京世婦會在30年前播下的婦女、和平與安全研究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與此同時,當前世界局勢變亂交織,地緣沖突延宕升級,婦女和兒童仍然是一切不和平不安寧因素的最大受害者。因此,“我們要堅定和平發展和合作共贏理念,倍加珍惜和平,積極維護和平,讓每個婦女和兒童都沐浴在幸福安寧的陽光里”。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社會性別與全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李英桃
編輯/趙蕊
審簽/王慧瑩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