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不好,簡單來講,就是心臟這個 “人體發動機” 工作不給力了,沒辦法把血液高效地泵到全身,導致身體各個器官都缺氧缺營養,人就常常感到氣短、乏力、水腫。不少人干脆不運動了,心想 “不動彈,心臟就能少累點”。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啊,適量運動,尤其是散步,對于心臟不好的人來說,好處非常多,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一說。
01
提高心臟供血能力
研究發現,適量的步行能改善心臟的供血能力,讓心肌變得更有力量,同時還能減少心臟工作時對氧氣的需求。有數據顯示,每天堅持散步 30 分鐘的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速度,比那些久坐不動的人降低了 40% 以上。散步就像是一場專為心臟量身定制的溫柔 “按摩”,能幫心臟慢慢恢復活力,提高心臟的泵血能力。
02
緩解水腫腿腳輕松
適當散步能夠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能讓那些滯留在身體里的多余水分順利排出去。研究表明,心臟不好的人要是長期不活動,血液循環就會變得像蝸牛爬一樣慢,靜脈回流也不順暢,下肢就更容易水腫了。而散步可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同時幫助淋巴系統把那些 “賴著不走” 的液體帶走。
03
改善氣短呼吸困難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都有一種感覺,就是經常會覺得氣短,喘不上氣,有時候甚至會半夜被憋醒,這其實是肺淤血在搗亂,心臟泵血能力不行,肺部就像一個被堵住的水池,積液越來越多,呼吸功能自然就受到影響了。散步能幫助心臟更有效地把多余的血液泵出去,減輕肺部的壓力。肺部的淤血少了,氧氣供應充足了,患者的睡眠質量自然就提高了,白天也更有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