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春城昆明迎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氣溫驟降至8攝氏度。下午14時30分,昆明市工人文化宮門前,一股熱流在寒風中涌動—— 來 自昆明各行各業的勞模工匠代表、產業工人和基層工會主席及一線職工 踏著堅實的步伐,懷著萬分的期待,從昆明的各個角落向大講堂匯聚,共同聆聽“ 云南工人大思政課”2025年勞模工匠宣講。
《紅色傳承·時代交響》——雙排鍵演繹經典與職工合唱藝術盛典
下午14時30分,市工人文化宮劇場內座無虛席。當電子管風琴奏響《鋼鐵洪流》的磅礴樂章,昆明市工人文化宮職工劇場內近500名職工屏息凝神。舞臺燈光如歷史長河傾瀉而下,“云南工人大思政課”2025年勞模工匠宣講團宣講在 春城拉開帷幕。 這場以音詩畫為載體的思政課,用藝術語言講述紅色基因,用工人故事傳遞勞動精神,在90分鐘的時空穿越中,奏響了一曲新時代的工人贊歌。
“這不是普通音樂會,而是用音符織就的紅色畫卷。”云南省建筑技工學校工會主席張冬妮感嘆。序章《鋼鐵洪流進行曲》以電子管風琴特有的千種音色,將觀眾瞬間帶入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琴弦震顫間,機床轟鳴聲、火車汽笛聲、煉鋼爐的爆裂聲交織成工業文明的交響,當《國際歌》旋律破空而出時,臺下的觀眾自發打起節拍。這種沉浸感在《聶耳與國歌故事》環節達到高潮。朗誦者丁進手持1935年的《義勇軍進行曲》手稿復刻件走向觀眾席,背后大屏同步播放聶耳在昆明翠湖采風的影像。當全場職工在指揮下齊吼"前進!前進!前進進!"時,聲浪仿佛震得文化宮玻璃幕墻微微顫動,城建工會周蔓蓉激動地說:“這樣的思政課真有意思!邊看邊演,很有代入感,讓人印象深刻。”
《匠魂傳承·奮斗華章》——勞模工匠聲影紀實講述會
全國勞模蔣秋香的登臺引發全場再次沸騰。現場,她講述著自己從紡織女工到時代先鋒,用奮斗織就人生華章的感人故事。在轟鳴的紡織車間里,她用二十載芳華書寫勞動者的詩篇;在時代變革的浪潮中,她以終身學習詮釋產業工人的擔當——云南紡織集團副廠長蔣秋香,這位從宣威山村走出的全國勞模,以"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成就未來"的鏗鏘誓言,為新時代勞動者樹立了耀眼標桿。
2004年,18歲的蔣秋香踏入云紡二分廠時,面對的是漫天棉絮與震耳轟鳴。這個曾因完不成任務急哭的農村姑娘,在勞模師傅的言傳身教中涅槃重生。手指被紗線割破的疼痛化作前進動力,她在機臺間日行數十里苦練"輕快準穩"的絕活,僅用三年便刷新集團技能紀錄,用滿手老繭換來全國紡織行業操作技術能手的桂冠。
從細紗女工到紡織廠副廠長,從全國勞模到黨的十九大代表 ,蔣秋香始終保持著勞動者的赤子之心。 當傳統紡織產業轉型陣痛來臨,38歲的她毅然走進勞模本科班,以班級前六的成績完成人生逆襲。 "設備會淘汰,但奮斗精神永不過時! "帶著這樣的信念, 她以歸零心態迎接智慧紡織的挑戰,用20年堅守印證:平凡崗位也能創造非凡價值,只要永葆奮斗初心,每個勞動者都能在時代經緯中編織出彩人生!
盡管蔣秋香已經做過無數次宣講,將勞模精神的火種播撒云嶺大地,但這次“云南工人大思政課”宣講對她來說,卻是意義最特殊的一次。“因為我的表哥和表嫂也來到了現場,21年前就是他們帶我走出大山來到昆明,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是他們第一次來聽我宣講,我非常激動還有點緊張,這既是對廣大職工講述我的奮斗故事,也是我給他們交出的一份成績單!”宣講結束之后,蔣秋香邀請表哥表嫂一起走上舞臺,拍下了一張意義非凡的合影。“真沒想到,當年我們從大山里帶出來的小女孩,通過黨委政府、工會組織和公司的關心培養,以及自己的不懈奮斗,從一名普通紡織女工做起,現在不僅成了家族的驕傲,還成為了廣大職工群眾學習的榜樣,我們坐在臺下聽她宣講,非常感動、非常自豪!”表哥激動地說。
云嶺大地,人才輩出。在昆明,廣大勞模工匠技能人才為云南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事云南斑銅藝術品創作二十多年匠心開創斑銅技藝與烏銅走銀、銀器工藝、寶石鑲嵌工藝相結合創作金屬工藝珍品,榮獲國家省市區多個獎項的云嶺工匠、首席技師、非遺傳承人李碧,正在為觀眾生動地講述著他用自己的雙手和堅持詮釋的“匠心”故事。
情景劇+音詩畫形式 打造工人大思政課宣傳創新形式
東川團結渠是一條穿越近半個世紀的水源生命線,它以厚重的歷史鐫刻著東川人民團結一心、戰天斗地的精神,它是東川建設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東川人民心中的精神豐碑。情景劇《你好,團結渠!》以朗誦的形式,重構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萬人修渠的壯舉。舞者以身體為畫筆,時而化作開山鑿巖的鋼釬,時而變成蜿蜒山間的渠水。這種藝術表達在勞模工匠宣講環節更顯張力,詮釋了“敢于擔當、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不畏艱險、團結協作”的團結渠精神以及東川開拓未來的決心和信心!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云嶺大地也涌現出一批批堅定信仰、高舉旗幟的勞動者。 由昆明市總工會創新打造的音詩畫思政課《舉旗人》,以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為脈絡,以詩歌為載體,通過現場來自各行各業的6位職工演唱與雙排鍵演奏的方式,以耿家盛、吳國良等"舉旗人"的奮斗故事,展現了云嶺職工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當舞臺光影交織著勞模們開鑿隧道、架設電網的鏗鏘身影,當詩歌朗誦碰撞出"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豪邁氣概,觀眾席間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散場時,觀眾集體起立歡呼打call,久久不愿離去。
在薪火相傳的匠人故事與激蕩人心的藝術演繹中,這堂打破傳統范式的大思政課正以獨特魅力叩擊心靈。當蔣秋香布滿老繭的雙手與李碧的云南斑銅非遺在光影中交相輝映,當百年征程的詩行隨著雙排鍵音符在劇場升騰,思政教育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破壁——它不再停留于理論灌輸,而是讓勞模精神具象為可觸可感的奮斗群像,使紅色基因化作流淌在音樂與詩篇中的精神密碼。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既照亮了云嶺大地的精神坐標,更在職工心中燃起"勞動創造幸福"的奮斗號角。
百萬職工共筑精神堡壘 工會擦亮思政教育品牌
近年來,昆明市總工會在省總工會和市委的領導下,持續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打造“奏響時代最強音”音詩畫思政課。該課程以時代為經緯、文化為坐標、主題教育為方向,由一線職工、勞模工匠、職工文藝團隊同臺授課,通過電子管風琴(雙排鍵)這一音色千變的樂器,以現場演奏+詩歌朗誦+歌曲演唱+音視頻史料等表現方式,將主題教育內容融入一首首經典的紅歌、朗誦作品、勞模故事中,現場視覺沖擊力強,具有較好的代入感、參與感。讓職工在回顧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同時,接受一次藝術的熏陶與感染,借助一堂課完成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團結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
截至目前,昆明市總工會組織宣講團深入磨憨邊境和昆明市重點工程、重點項目、機關企事業單位,面向廣大產業工人、邊境一線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開展“百縣千企萬場”大宣講“勞模工匠進校園”等省級示范性宣講60場,帶動全市各級工會開展宣講,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進社區、進學校,不斷激勵廣大職工在服務云南省“3815”戰略和“六個春城”建設中當好主力軍、建功新時代。團結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
昆明市機化輕紡工會工作委員會主任習再蘭,市總工會相關部室負責人,盤龍區總工會、東川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省市各行業的勞模工匠代表以及產業工人代表和一線職工共計500余人參加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