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走深走實,全市各級婦聯組織積極行動,廣泛動員全市各級婦聯干部、婦聯執委、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巾幗志愿者、愛心人士等加入愛心媽媽關愛服務隊伍,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思想引領、學習幫助、心理支持、安全教育等精準關愛服務。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愛心媽媽,她們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和愛的力量。今天,我們展播的是德陽市中江縣愛心媽媽劉金華的故事。
有這樣一位充滿愛心的“媽媽”,她叫劉金華,是中江縣凱江鎮北塔社區的婦聯主席,同時肩負著社區書記和居委會主任的重任。她以慈母之心,用無盡的關愛與陪伴,將自身的能量轉化為縷縷溫情,用堅實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小賈(化名),一個年僅4歲的孩子,因父親犯罪服刑、母親離家出走,只能由年邁的爺爺撫養,家庭僅靠爺爺微薄的退休工資支撐。在父母剛離開的那段日子里,小賈常常抱著爺爺哭喊著找爸爸媽媽。得知這一情況后,劉金華毅然決然地伸出了援手。每天下班后,她都會前往小賈家中,用溫柔的話語安慰他:“寶貝,你要聽爺爺的話,多吃一點飯,好好長大,等你長高了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此外,她還為小賈購買玩具、兒童繪本、零食等,并在周末時常帶他到游樂場、公園與同齡的小伙伴玩耍。
小賈5歲那年冬天的一個寒夜,寒風凜冽。晚上10點左右,小賈突然高燒40度,爺爺手足無措,只能哭著給劉金華打電話求救。接到電話后,劉金華立刻撥打120,將小賈緊急送往縣人民醫院。在醫院里,小賈痛苦不堪,一直緊緊拉著劉金華的手,呼喚著“媽媽”。劉金華眼含淚花,緊緊地抱著他、哄著他,陪在他身邊直到天亮,病情緩解后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在小賈6歲的“六一兒童節”那天,也是他在幼兒園度過的最后一個節日。劉金華受邀作為他的家長參加了幼兒園的六一兒童節文藝活動。當她看到在臺上表演的小賈腳上的鞋子破舊且不合腳,影響表演時,心中涌起一股酸楚。表演結束后,她輕聲詢問小賈,得知是爺爺身體不好,錢都要用來給爺爺看病,所以沒錢買新鞋。那一刻,劉金華的淚水奪眶而出,她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愛心媽媽”,用自己的力量為更多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帶去溫暖。
也是在這一年,北塔社區重新調整“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工作,劉金華主動聯系幫扶小賈一家,正式成為小賈的“媽媽”。在物質生活方面,她借助幫扶政策、社會公益組織團體、社區干部和愛心人士等資源,全力保障小賈一家的生活需求,在低保申請上盡可能爭取較高標準,并定期為他們送上生活必需品。在學習生活方面,劉金華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的時間,經常到小賈家中了解他的學習情況,為他答疑解惑,還會邀請他到家中做客,為他烹飪美食,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愛與溫暖。在劉金華的陪伴與關愛下,小賈逐漸變得開朗自信,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如今,小賈已經步入初中校園,這一路上的成長與進步都讓“媽媽”劉金華倍感欣慰。
近年來,在劉金華的組織協調下,北塔社區依托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等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兒童趣味活動、心理健康講座、紅色教育等活動。看著孩子們熱愛學習、聽話懂事的模樣,劉金華由衷地感到高興。她表示:“我只是一個平凡人,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舉動,也沒有很大的經濟資助能力,但我有一顆慈母心。我愿意用行動去感動他們、用精神去鼓舞他們,讓他們在溫暖的陽光里健康成長、早日成才。”
在劉金華的感召下,北塔社區的“愛心媽媽”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已有30余名來自社區單位的女干部、社區婦聯執委和熱心的巾幗志愿者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她們為留守困境兒童提供親情陪伴、心理疏導、安全照護、學業輔導和節日慰問等暖心服務,定期和不定期地為留守困境兒童送去關愛與溫暖。在“愛心媽媽”們的服務下,社區的留守困境兒童逐漸改寫了命運的軌跡。
正如劉金華所言,“愛心媽媽”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女性力量。她們將愛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間,期待著這些種子在未來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心媽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真誠和行動去呵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為他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