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車禍,三個年輕女生喪命,讓人痛心不已。
大家都在討論悲劇發生的原因,有改道因素、有輔助駕駛技術不成熟、有超速行駛、有電池爆燃,到底哪個原因是主要的呢?
我個人認為,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弱是主要因素。如果輔助駕駛可靠,就可以識別改道,就可以防止碰撞,就可以避免爆燃。
回顧下事故過程:
三名女生,據說是大學生。夜間使用小米SU7普通版的NOA功能,也就是輔助駕駛,在一個有改道的高速路上行駛。
直到接近改道口60米附近才接管車輛,以97千米的速度與隔離帶水泥墩子發生嚴重碰撞,電池爆燃,前排2人瞬間碳化,后排女生被救出后搶救無效死亡。
從小米給出的車行數據看,人接管車后,只有2秒即發生了碰撞。
重要的數據如下:
22時36分48秒,NOA發出“脫手風險預警提示”;
22時44分24秒,NOA發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風險提示,發出減速請求;
1秒后,車輛被駕駛員接管,駕駛員有踩剎車,并打方向盤動作;
22時44分26秒-28秒之間發生了碰撞,車速為97千米/小時。
因此,碰撞發生時間距離小米SU7探測并提醒障礙只有2秒。
以100KM/小時速度計算,2秒鐘行車55.6米。所以可以推斷,小米SU7發出碰撞預警時,距離碰撞點大概在60米以內。
這時候,就需要討論,普通版SU7沒有激光雷達,在夜間行車,在距離障礙物只有不足60米的位置才發現危險,是否合理?
另外,作為駕齡較短、力氣不大的女生,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是否有能力在2秒內快速反應,踩死剎車?
從官方數據看,小米SU7的平均剎車距離是36米。
輔助駕駛的退出機制是,只要踩剎車就會自動退出。
假如駕駛員未接管車輛,小米SU7的AEB功能是否會主動減速,在碰撞發生前剎停,或者減速到較低的車速?
這些都是猜測,需要專業的機構或者小米公司給出答案。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SU7在碰撞發生前2秒提示要碰撞,任何駕駛員都會主動踩剎車,導致車被人接管。
但是由于長時間交給輔助駕駛,人無法在2秒內完全進入緊張狀態,因此不僅柔弱的女生無法踩死剎車,即使是男性老司機也無法在車速110KM的條件下快速反應,踩死剎車。
從此前出現的許多事故來看,大都因為輔助駕駛在碰撞前被駕駛員接管,但為時已晚,導致車禍發生。
如果是人在駕駛,集中注意力,完全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現路障。但是由于交給了輔助駕駛,所以人處于精神放松狀態,當突然要求接管車輛時,人根本無法在2秒進入緊張狀態。
所以輔助駕駛這個功能十分雞肋,但是新能源車全在傳播這個賣點。
目前,谷歌早就放棄了輔助駕駛,選擇全面自動駕駛。要么人開,要么車開。人車不能混開,因為會相互干擾。
這個悲劇必須敲響警鐘!
那就是輔助駕駛并不是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到底怎么合規使用?
購買了輔助駕駛汽車后,駕駛員是否需要專業培訓或者考試?
甚至要考慮,輔助駕駛功能是否真的安全可靠?
在前不久發布的《智能網聯車準入標準》中,明確提出了,企業在向消費者提供有關智能網聯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能力的時候,應當真實全面,不得夸大系統能力或引人誤解的宣傳,不得使用按時消費者系統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系統使用等用語,防止駕駛員濫用風險。
也就是說,車企不能誤導消費者把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反而要充分強調輔助駕駛的危險性,而不是安全性。
另外,也奉勸那些購買了帶有輔助駕駛功能車的人,不要當自動駕駛用,不要開車刷手機、睡覺,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負責任!
車企應該提供嚴苛的懲罰機制,比如,只要三次違規使用輔助駕駛,就要停用10天。同時,交通法規也要對這種行為進行吊銷駕照的處罰。
除了輔助駕駛的過度宣傳外,小米SU7 Ultra支持1.98秒百公里加速,1500匹馬力,也值得警惕。保時捷911是300馬力,已經是頂級跑車。1500匹馬力,沒有任何使用場景,除了賽道。
企業決不能為了銷量而罔顧安全,最終必然導致反噬!
我看很多人對股票頂部和底部比較迷茫,我特意準備了【磐石論股】課程,幫助大家解惑。
可以給我發消息回復“助理”,即可收到前三節課。
點擊名片 關注我
??謝謝你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