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清水源(300437.SZ)又因為收購公司財務造假案陷入立案調查。1月20日,清水源發布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同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2016年至2018年年報也存在會計差錯。2月13日,公司回應稱,已收到監管決定書,正在配合整改。
《眼鏡財經》注意到,以上兩起案件都與清水源此前的收購案相關。2015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清水源,主要業務包括水處理劑及衍生品。上市后不久,2016年該公司披露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收購鐘盛、宋穎標持有的同生環境100%股權。
本以為公司收購的是個“寶”,但同生環境到手卻變成了“雷”,不僅原股東對同生環境虛增估值,其更是在業績承諾期間進行財務造假?,F如今,清水源不僅要通過訴訟等手段追索損失,還得面臨對過往財報的調改,可能導致公司過往的財務數據進一步惡化。
可以說,清水源的一次“看走眼”,影響公司的余波仍在持續。
并購牽扯出刑事案件
此次清水源發布的兩則公告,對涉案細節均未做過多介紹。不過回溯過往公司披露的大量訊息,可知兩起案件都與此前清水源對同生環境的收購案高度相關。
《眼鏡財經》了解到,2016年,清水源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了同屬水處理行業的同生環境100%股權,收購前,鐘盛、宋穎標為同生環境大股東,分別持股50%。
當時,收購總價為4.95億元,其中1.73億元以現金支付,剩余3.22億元以每股23.02元的價格向宋穎標、鐘盛發行1400萬股股票的方式支付。
根據當時簽署協議,鐘盛、宋穎標同時對同生環境2016年—2018年間業績做出承諾,三年需完成總計1.58億元的凈利潤,如業績未完成,二人須對凈利潤差額進行補償。
看似雙贏的收購,卻在此后引發了一連串問題。
2019年7月,清水源審計發現,同生環境原管理層存在非法侵占公司利益行為,遂報案。后經法院多輪審理,2024年7月此案迎來終審判決,原股東宋穎標、鐘盛被判處有期徒刑。
然而此案暴露的問題遠不止于此。在事件暴露后,公司還發現,清水源在2016年收購同生環境時,對方提供了虛假材料,導致同生環境股權評估價值虛增。原股東宋穎標、鐘盛還虛增了同生環境被收購后2016年-2018年間的經營業績,導致對賭指標完成。
后經查實,宋穎標、鐘盛虛增同生環境股權估值高達2.99億元。而同生環境2016年-2018年間實際凈利潤合計為1.24億元,也未達到1.58億元的業績承諾。
去年8月,清水源公告稱公司對宋穎標、鐘盛提起民事訴訟,追討其不當得利,今年1月27日公告顯示,法院已將鐘盛、宋穎標名下4640186股公司股票劃轉至公司回購專戶,至此業績承諾補償股份已完成過戶;同時法院已執行鐘盛、宋穎標現金股利共118.6萬元。目前案件執行尚有1737317.18元現金股利尚未執行到位。
2月13日,公司公告稱已將上述回購股份注銷,公司總股本由2.57億股變更為2.52億股。
公司利潤表現逐漸惡化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偶然涉及官司中,也并非什么新鮮事。但對于前幾年營收規模還較小的清水源來說,對同生環境提振業績還是寄予了一定的希望。畢竟,在2016年,清水源的凈利潤只有4000多萬元。
而回看收購公司之后的這幾年,清水源的業績其實也有大幅度的增長。2022年,公司的營收曾一度達到18.05億元,但其凈利潤卻和營收呈現了相反的趨勢,同年,公司虧損4394萬元。2023年,清水源的業績情況跟2022年類似,當年營收11.31億元,虧損5572.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源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屬凈利潤虧損7000萬元至9500萬元,而這是公司連續第三年虧損。
《眼鏡財經》注意到,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是導致清水源盈利能力下降主要原因。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水處理劑及衍生產品業務毛利率從28.61%一路降至5.29%。整體毛利率則由32.16%降至9.66%。據了解,清水源所需要的水處理藥劑主要原料(如黃磷、液氯)市場價格在2018年-2021年漲幅超50%,這直接導致公司毛利率壓縮。
近幾年,清水源的應收賬款規模也逐年增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分別為3.090億元、3.132億元、3.389億元。同期公司現金流量凈額則持續縮減,分別為1.777億元、6762萬元、4551萬元。
在此背景下,清水源的資金鏈明顯承壓。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3.807億元,而長短期有息負債合計5.03億元。貨幣資金規模不足以覆蓋債務規模。
《眼鏡財經》發現,隨著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業績持續虧損,清水源近幾年的產能擴建計劃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調整收縮。
2022年4月清水源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完善公司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全資子公司“清源水處理”擬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纖維素醚項目,項目投資估算金額4.8億元(不包含項目土地出讓金),項目建設周期2年。
時隔半年后清水源再發公告稱,基于對產業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的綜合考慮,結合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及項目實施具體情況綜合評估,公司擬決定終止該項目投資建設。
隨著纖維素醚項目的終止,外界將關注目光轉向清水源的另一重要項目——五氯化磷項目。該項目計劃最早在2022年1月公告,擬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清源水處理”投資建設,規劃年產10萬噸,投資估算金額為3.08億元,項目建設周期2年。
然而2023年8月清水源公告稱,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水處理藥劑市場環境影響,為有效降低項目投資風險,將投資規模由年產10萬噸暫時調整為年產2萬噸。
2024年12月,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五氯化磷項目建設進度,清水源方面回復稱,該項目已按照項目整體規劃向主管部門報批報建,目前由于項目所處化工園區整體規劃調整,相關工作仍在和主管部門溝通推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