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1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突然發起軍事演訓,從上午進逼到下午懾封,軍事動作迅猛強勢。面對全面施壓,民進黨當局僅能無力喊"和平",美方則指示臺軍堅守30天。
演習無代號無結束日期,山東艦、殲20、轟6K等先進裝備全面出動,四大兵種聯合作戰形成立體圍島之勢,直指臺軍要害與外部干預通道。
解放軍行動背后有何戰略考量?美國"30天堅守"算盤能否打響?
無預警演訓背后是隨時能戰
解放軍是這場戰略博弈中的"電閃雷鳴",行動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4月1日清晨,東部戰區突然宣布啟動對臺軍事演訓,沒有代號,沒有結束日期,一場毫無征兆的軍事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這不是例行公事的例行演習,而是一場切實可行的實戰預演。
當太陽剛剛爬上海平面,解放軍的海報《進逼》已如一把利劍直指臺島,到了下午,另一張海報《懾封》又如鐵索般牢牢套住臺灣的咽喉。
上午進逼,下午懾封,短短數小時內,解放軍就完成了從"警告"到"圍困"的戰略升級,這種行動速度讓臺當局和美國決策者措手不及。
無預警出手,恰似夜間的閃電,在你看到之前已經劈下。
這種"說打就打"的行動方式,正是解放軍隨時能戰的最佳證明,不需要長時間的戰前動員,不需要復雜的戰前準備,一聲令下,戰機升空,軍艦出港,雷達開機,導彈瞄準。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已經不是演習,而是實戰彩排。
軍事演習有兩種,一種是"告訴你我要演習了",另一種是"演習已經開始了",顯然,解放軍選擇了后者。
這正是現代戰爭的特點,誰能占據先手,誰就能掌握戰場主動權。
解放軍此次演訓的通告,是用戰機轟鳴聲發出的,而不是事先的文字通知。
這種"冷啟動"模式,莫名讓人聯想到導彈發射的過程,從按下按鈕到火箭點火,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任何預警。
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接到消息時,東部戰區的行動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這一刻的時間差,在真實戰場上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解放軍這次亮劍,不是為了展示肌肉,而是為了證明一個簡單的事實:任何時刻,只要中央一聲令下,統一大業即可啟動。
臺海上空的戰機穿梭往來,猶如一把巨大的剪刀,隨時可以剪斷臺當局妄圖分裂祖國的黑線。
而這把剪刀的鋒利程度,不僅取決于戰機的性能,更取決于操作這把剪刀的戰略意志和戰術能力,而這正是下一個環節需要展開說明的內容。
山東艦戰斗群讓"援軍"成空想
這把戰略剪刀的鋒利,首先體現在其多維立體的合圍之勢。
就在臺軍還在摸索解放軍的意圖時,一張更大的戰略棋盤已然鋪開,四大兵種不是各自為戰,而是形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
這張網的經線是陸軍的遠程火力,緯線是空軍的制空能力,而網眼則由海軍與火箭軍的精準打擊填補。
當山東艦航母戰斗群悄然現身臺島東部海域,這張網就已經無懈可擊。
美國軍方曾狂妄宣稱,一旦兩岸發生沖突,可以在30天內派出"援軍",這種說法就像是沙灘上的城堡,看似壯觀,實則不堪一擊。
山東艦的出現,不是單純的秀肌肉,而是一次實打實的區域拒止演練,它就像一把巨大的鐵鎖,牢牢鎖住了臺灣東部的"救命通道"。
美軍的"援軍計劃"建立在一個不切實際的假設上:解放軍無法切斷其增援路線。
然而,此次演習中的"要域要道封控"科目,恰恰針對的就是這一癡心妄想。
看看解放軍此次演習的科目名稱:"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每一項都直指臺軍和美軍的命門要害。
"海空戰備警巡"是眼睛,全方位監控臺海動向,"奪取綜合制權"是拳頭,奪取制海權、制空權和信息權,"對海對陸打擊"是利刃,精準打擊敵方關鍵節點,"要域要道封控"則是大網,封死敵方逃生和援軍路線。
解放軍轟-6K轟炸機攜帶反艦導彈在臺灣島四周巡航,殲-20掛載精確制導炸彈準備對地攻擊,殲-16和殲-10C構建制空體系。
這支航空力量不是孤軍奮戰。
海上,山東艦戰斗群帶領現代級和052D型驅逐艦巡航臺島東部,形成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052D的相控陣雷達可以探測到300公里外的目標,垂發系統可以發射各種型號的導彈。
臺海之上,美軍宣稱的EP-3電子偵察機不敢靠近,預警機更是繞道而行。
當年,美第七艦隊可以長驅直入臺海,現如今,卻連在200海里之外徘徊都心有余悸。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軍事實力對比的客觀現實。
從1996年到2025年,解放軍的作戰范圍從岸基火炮的數十公里,擴展到航母戰斗群和反艦彈道導彈的數千公里。
美國的所謂"第一島鏈"戰略,在這種立體合圍下,已經形同虛設。
有意思的是,解放軍此次演習不是針對虛無縹緲的假想敵,而是實打實地瞄準了美軍的具體援臺計劃,這種精準"對靶射擊",讓美國和臺當局的表面淡定下,掩蓋著怎樣的內心慌亂?
民進黨的"和平"與美國的"堅守"
表面淡定,內心慌亂,這就是臺當局和美國面對解放軍雷霆行動時的真實寫照。
解放軍的演習消息一經發布,臺北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面高喊著"和平",一面手忙腳亂地啟動所謂"應急機制"。
賴清德的發言人郭雅慧在記者會上,語調顫抖地呼吁"和平",然而這個"和平"在她口中,卻變成了美國版的"基于規則的秩序",儼然一副美式傀儡的嘴臉。
更可笑的是,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接到解放軍已經開始演習的消息時,東部戰區的行動早已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這期間,臺軍官員忙著開會研判,而解放軍的戰機早已飛臨臺島上空。
軍隊的反應速度,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政治實體的生存能力,臺軍這種龜速反應,在現代戰爭中意味著什么,恐怕連小學生都能算出答案。
而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則在"堅守30天"的幻想中自我安慰。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中國軍事專家"梅惠琳,不知是真不懂還是裝糊涂,竟給出了"臺灣地區應該將軍費提升至GDP的3.4%,'堅守'30天"的建議,這種白日夢般的戰略,恰如春風中的蒲公英,看似美好,實則虛無縹緲。
30天?在現代戰爭的速度面前,這個數字就像天方夜譚。
北約前將領曾估計,如果俄羅斯全力進攻,整個波羅的海三國可能在72小時內陷落,而臺灣島與大陸的距離,比立陶宛與俄羅斯的距離近得多。
或許,梅惠琳女士的"30天"算法是這樣的:美軍從關島趕到臺海需要3天,從夏威夷趕到需要5天,從美國本土趕到需要15天,再加上7天的戰略部署時間,剛好30天。
這種計算方式,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完全忽略了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幻想美軍能像1996年一樣,暢通無阻地開進臺海。
現實很殘酷,美軍的"救援",可能在離開基地的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
而美國的這種戰略迷思,在臺灣引發的直接后果就是"以武拒統"的幻想,民進黨當局對和平統一置若罔聞,反而加強對美"防務合作",希望美方能幫助臺灣"以武拒統",阻擋歷史的潮流。
臺灣問題由來已久,但其解決方式并非只有一條道路。
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這不意味著放棄使用武力的選項,而民進黨當局和美國的所作所為,正在一步步將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希望推向遠方。
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臺灣不過是一顆棋子,而令人遺憾的是,這顆棋子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妄想與棋手對抗,這種不自量力的態度,最終將加速歷史的進程。
統一進程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從解放軍此次演習的全方位部署和精準定位來看,對臺行動已經從原來的"階段性威懾"轉向了"常態化實戰準備",這一轉變意味深長。
回顧歷史,1996年的臺海危機,解放軍主要依靠導彈試射展示決心,2024年"聯合利劍"演習,主要演練島嶼聯合登陸,而如今的演習,已經直接針對美軍的"救援計劃"設置了演練科目。
這種演習科目的演變,正如同一部精密的時間表,標志著統一進程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解放軍在歷次對臺演習中展現出的實力,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在一步步驗證解決臺灣問題的軍事手段。
當東部戰區發布的宣傳海報從《進逼》升級為《懾封》,并配以《殼》和《降妖除魔》等宣傳內容時,這已經不僅僅是軍事行動,更是一場綜合性的戰略表達。
特別是動漫《殼》,用"借殼毒臺、空殼禍臺、破殼毀臺"短短十二字,精準揭示了"臺獨"分子的本質和大陸方面的態度。
中國政府一再表明,和平統一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式,但和平統一的前提是雙方都有誠意,臺當局倒行逆施,挾洋自重,破壞統一基礎,使和平解決的可能性正在逐漸消失。
正如陽光下的露珠,不等你欣賞完畢就已經蒸發,和平統一的窗口期也在賴清德的操作下迅速縮小。
和平統一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但統一是必然的,和平則是有條件的。
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怎會容忍自己的國土長期被分裂?
梁啟超先生曾說:"中國之國民,天生自由平等,一體相愛之國民也",這種民族同一性的呼喚,是任何外部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曾刊文稱,臺灣問題已經從"如果統一"變成了"何時統一",這種表述雖不中聽,卻罕見地承認了歷史的必然性。
五角大樓近期的密件顯示,美國將阻止中國統一列為"優先事項",與保衛美國本土安全等同,這本身就說明,美國對維持臺海現狀已經不抱希望。
就在解放軍演訓的同時,美國國內已經開始為總統大選忙碌,中東戰火依然蔓延,烏克蘭危機仍無解決方案,美國能夠投入到臺海的注意力和資源,遠比臺當局想象的要少得多。
民進黨當局和美國政客的算盤打得再精,也抵不過歷史的洪流。
兩千多年前,先秦諸子就論述了"天下為公"的統一理念,孫中山先生也將"統一中國"列為"三民主義"之首。
而今天,當中華民族復興的鐘聲已經敲響,臺灣回歸祖國的倒計時也已經開始,這不是任何人的意志可以改變的。
這場始于4月1日的軍事演訓,不是一個玩笑,而是一個莊嚴的宣示:統一的進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結語
解放軍此次臺海演習,從"進逼"到"懾封"僅用數小時,展現出中國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與強大能力。面對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臺獨勢力不過是螳臂當車,美國的所謂"30天堅守"更像是一廂情愿的戰略幻想。兩岸終將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但究竟是通過和平方式還是非和平方式,球已經落在了臺當局和美國一方的球場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