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癌癥的研究源遠流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在《仁齋直指方論?發癌方論》中,古人就詳細描述了癌癥的形態和發病部位。中醫認為,癌癥的根源在于臟腑功能失調和正氣不足,使得外邪得以侵入,熱毒在體內積聚。那么,中醫有哪些防癌妙招呢?
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意味著只要人體正氣充沛,邪氣就難以侵襲,從而有效預防癌癥。要增強正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調節情緒,保持心靈健康。中醫所講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保持這些情緒的平衡,擁有健康樂觀的心態,是防癌的關鍵。長期處于不良情緒中,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失調,增加患癌風險。因此,要學會調節情緒,及時傾訴或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排解煩惱。
其次,健康飲食至關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癌癥風險。中醫強調飲食的合理搭配,如《黃帝內經》提出的“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的膳食理論。同時,要避免食用肥甘厚味、煙熏霉變、腌泡過咸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含有致癌物質或加重身體負擔。
再者,合理運動增強體質。中醫推薦八段錦、太極拳等傳統運動,這些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調節氣息,提高免疫力。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堅持鍛煉,可以讓身體更加強健。
最后,作息規律養足精氣神。充足的睡眠對五臟六腑的修復至關重要。熬夜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影響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增加患病風險。因此,要盡量早睡早起,保證每晚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此外,中醫在癌癥治療方面也有獨特優勢。中醫治療癌癥秉持“辨證治療”理念,通過扶正培本、清熱解毒等方法維護患者正氣,對抗邪氣。在癌癥治療期間和緩解期,中醫都可以借助中藥等手段輔助治療,減輕副作用,改善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專家簡介】
梁維成教授 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著名中醫腫瘤專家、百年御醫世家第五代傳人,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梁教授基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精髓,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三焦四維"腫瘤辨證體系:以三焦為經,辨病位深淺;以氣血陰陽為緯,察病機變化;尤其重視"肝郁脾虛、痰瘀互結"的核心病機,提出"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的治療準則。
在臨床實踐中,梁教授將傳統"八綱辨證"與現代腫瘤分期相結合,獨創"五步消瘤法":首重健脾益氣以固根本,次用疏肝解郁以調氣機,佐以化痰散結消癥瘕,配合活血化瘀通經絡,終以滋陰溫陽平陰陽。其研發的"梁氏消瘤散"巧妙運用"以毒攻毒"理論,精選斑蝥、蟾酥等藥材,嚴格遵循"毒藥緩攻"原則,配合中醫微創、蛋白值入療法,通過人體的經絡穴位來調節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促進患者免疫功能恢復,形成"內服外治、針藥并用"的立體治療方案。
梁教授特別強調"帶瘤生存"理念,通過調節腫瘤微環境,重建機體"陰平陽秘"狀態。對放化療患者,注重"護胃氣、保津液";對術后患者,主張"調氣血、和營衛";對晚期患者,善用"補先天、養后天"之法。經治3萬余例腫瘤患者,82%中晚期患者實現生存期延長,其診療方案已被納入國家《中醫腫瘤診療指南》,充分彰顯了中醫腫瘤治療的獨特優勢。
擅長治療:乳腺癌,肺癌,腸癌,胃癌,肝癌,甲狀腺癌等腫瘤疾病以及乳腺結節,肺結節等各類疑難雜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