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沖突以來,雙方已經進行了5次陣亡軍人遺體交換,據俄羅斯聯邦公眾院主權問題委員會主席羅戈夫3月28號透露,最近俄烏雙方又進行了一次遺體交換。這次俄羅斯向烏克蘭移交了909具烏方武裝人員遺體,換回了43具俄軍士兵遺體,交換比例高達1比21,羅戈夫指出,如此懸殊的比例直觀體現了基輔政權武裝力量的慘重損失。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10倍級差距的遺體交換,去年年底俄方也曾向烏方移交503具烏軍的遺體,但是僅僅換回42具俄軍的遺體,羅戈夫還真不是亂說的,因為根據公開的數據,俄羅斯總共歸還了烏克蘭大約3000多具遺體,而烏克蘭只交回了200多具俄羅斯軍人的遺體,比例差不多是1比14,如果這些數據都準確的話,確實交換比例都是在10倍以上。
我們說僅僅依據遺體交換比例來推測雙方的戰場死亡比例,這可能是不準確的,因為雙方在戰場上處理遺體的能力本身可能就不一樣,俄方的處理,比如掩埋、焚燒的數量可能會多一些,但遺體交換比例也能大致上說明誰的戰場死亡人數更多。俄烏雙方政府提供的陣亡人數數據,實事求是講都是不可信的,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要考慮到對民眾會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戰爭的各方都不會在戰爭當中如實公布自己的傷亡人數。
作為一國領導人,寧愿背負說謊的罵名,也不愿意看到本國民眾在戰爭當中心理崩潰。第三方提供的數據反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采納第三方的數據的時候,我們就采用親近烏方組織提供的烏方傷亡數據和敵視俄方組織提供的俄方傷亡數,可能這樣做更有助于觀察烏方提供的數據。
一個名為“戰爭之淚”的親烏第三方公益尋人網站提供了一個相對可靠的參考,這個網站旨在幫助尋找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服役但失聯的人員,由于其公益性質,沒有受到西方的關停或者是控制,因此能夠提供相對客觀的烏軍損失數據。截止到2025年2月5號,這個網站收集到的烏軍陣亡者名單共有67200多人,被俘人員有16000多名。
澤連斯基在去年12月8號曾經聲稱,自2022年沖突爆發以來,烏軍陣亡人數只有43000人,這個顯然打了太多的馬虎眼,實際上俄方總參謀長在本月宣稱,僅在庫爾斯克的雙方交戰當中,烏軍損失就超過了6.7萬人。
我們采用反俄組織的數據,這樣有助于防止俄羅斯使用虛假數據,Mediazona是一個反對俄羅斯現政權的組織,與BBC俄語分部合作,共同收集俄軍陣亡的名單,他采用的數據得到了美國戰爭研究所以及眾多機構的認可,成為西方國家接受程度比較高的俄軍陣亡信息來源。
Mediazon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5年2月3號,俄羅斯在沖突當中的總死亡人數是91000多人,所以俄烏雙方遺體交換比例超過10倍,大致上還是反映了雙方傷亡的比例關系。
據此觀察,即使刨除溜號、失蹤的人員,烏方死亡人數也可能是在50萬人以上,但愿美烏俄正在進行的停火談判能夠取得成功,真正停止戰場上的人間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