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豫園股份辦公樓。圖片來源:公司官微)
A股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季,上海市老牌上市公司豫園股份(600655.SH)卻交出了一份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大幅下滑的成績單。
日前,豫園股份對外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2024年),營業收入為469.24億元,同比下降19.30%,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93.81%,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大幅下降367.43%。
業績大幅下滑也是豫園股份各項業務承壓的真實反映。豫園股份2024年年報顯示,分行業來看,產業運營、商業綜合運營與物業綜合服務、物業開發與銷售板塊營收皆處于負增長狀態。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業績虧損情形下,豫園股份近期還陷入了超高比例分紅“旋渦”。據悉,豫園股份預計將派發紅利7.38億元,分紅率高達589.51%,此舉引發市場廣泛質疑。
對于外界關注的償債壓力問題,豫園股份相關負責人日前在回復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入超過40億元,處于行業中高位水平,能夠為公司日常經營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保障,使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至67.82%,處在安全合理水平。”
上述豫園股份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公司在手貨幣現金充沛,達106.9億元,且較2024年年初增加超過15億元。“同時,公司融資渠道進一步暢通且多元化,將有利于公司財務結構進一步優化,使公司經營處于安全、健康的軌道上。”
核心業務板塊營收承壓
公開資料顯示,豫園股份是國內最早實現上市的企業之一,在2018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業務橫跨消費、地產等多個領域。
根據財報數據,2024年,豫園股份營收為469.24億元,同比下降19.30%,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93.81%,扣非凈利潤則為-21.0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67.43%。
事實上,豫園股份在2023年就出現了上市以來扣非凈利潤首度虧損情形。Wind數據顯示,2023年,豫園股份實現營收581.47億元,同比增長15.83%,但歸母凈利潤為20.24億元,同比下降45.00%,扣非凈利潤為-4.5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78.96%。
對于多項核心指標大幅下滑的原因,上述豫園股份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報告期內,受宏觀經濟影響及消費行業結構調整,導致國內消費增長乏力,疊加國際金價震蕩波動加劇,對相關消費類企業均構成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回落近半,其中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同比下降3.1%,行業普遍承受壓力。”
據介紹,黃金珠寶為豫園股份主營業務之一。以豫園股份旗下珠寶時尚業務為例,2024年,現貨金價創14年來最大年度漲幅,但其珠寶時尚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8.37%,關店超過370家。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主要受金價持續沖高終端疲軟所致,其中古韻金系列銷售同比下滑16%至75億元。”
除此之外,豫園股份2024年多項核心業務板塊營收均承壓。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豫園股份產業運營業務營收約340.34億元,同比下降18.37%,毛利率為12.16%;商業綜合運營與物業綜合服務業務營收為28.52億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為42.46%。
記者注意到,產業運營業務囊括珠寶時尚、餐飲管理與服務、醫藥健康及其他等八大細分板塊,據豫園股份2024年年報數據,除“其他經營管理服務”板塊外,其他七大細分業務板塊營收全部處于負增長狀態。
而對于旗下多板塊缺乏協同效應問題,上述豫園股份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關于各板塊協同發展,公司一方面將進一步推進瘦身健體、聚焦主業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面將通過資源整合與管理升級,強化產業聯動效應。后續將進一步深化內外部協同機制,釋放跨板塊價值潛力,為長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地產業務“以輕撬重”
除產業運營業務外,豫園股份旗下地產業務在2024年的表現也難言樂觀。
豫園股份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其物業開發與銷售業務營收達到100.38億元,同比下滑25.96%,毛利率為3.89%,同比下降7.40個百分點。豫園股份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受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趨勢影響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豫園股份還曾出手拿地。據了解,2024年6月19日,豫園股份全資子公司三亞復信投資有限公司競得三亞市海棠灣國家海岸休閑園區的HT06-14-03住宅地塊,成交總價為17.9億元。
地產業務營收、毛利率均處于下滑狀態,豫園股份將如何扭轉這一局面?
豫園股份管理層在日前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通過產業招商及運營賦能大宗去化,持續穩步謀求存量項目退出,全年共計實現簽約銷售約97.7億元,實現銷售簽約面積約67.7萬平方米,實現結轉收入金額100.4億元,簽約和回款均取得良好成績。公司以17.9億元競得三亞海棠灣優質項目地塊,預計未來將為公司帶來可觀收益。
“未來,公司將堅持‘擁輕合重’的策略,在重資產端,存量項目不斷退出,TOMAMU、星光耀、會景樓等項目實現順利退出。”豫園股份管理層近日表示,公司將積極創新協同優勢產業資源,“以輕撬重”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拓展輕資產管理規模,例如簽約成都簡州東目里項目、岳陽洞庭南路項目等,以運營增值為核心推動輕資產模式進化。
對于地產業務如何進一步去化的問題,豫園股份方面也坦言,旗下復合功能地產業務雖然具有相當的差異化競爭力,但與房地產行業第一梯隊相比,在企業規模、市場影響力方面仍有較大的差距。
“在物業開發與銷售領域,公司動態調整區域布局和產品策略,通過精準營銷、差異化產品定位等,穩步推進該業務健康發展。未來,我們將結合市場趨勢,科學規劃業務規模,確保資源高效配置與可持續發展。”上述豫園股份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超高比例分紅引質疑
在多項業務承壓的同時,豫園股份近日還因超高比例分紅引發外界質疑。
根據公告,豫園股份擬向利潤分配實施公告確定的股權登記日可參與分配的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90元(含稅),預計將派發紅利7.38億元,分紅率將達589.51%。
業績大幅下滑卻高比例分紅,豫園股份此舉引發市場熱議。有投資者就對此發問:“公司今年的分紅比例占當期凈利潤比重較高,而分紅中很大一部分將會進入控股股東的口袋。目前,第一大股東仍存在高比例質押情形,公司的分紅方案是否有助于控股股東緩解債務壓力?”
“本著持續穩定廣大投資者回報原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經過充分討論和研究后,經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提出2024年度公司的分紅預案。”豫園股份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預案尚需股東大會審議批準。”
“公司上市以來持續穩定分紅,2018年重組完成之后連續多年分紅率穩定在35%以上,股息率3%以上。”豫園股份方面在日前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一貫重視股東回報,上市以來年年分紅,積極回報投資者。根據監管規定并結合公司戰略發展的實際情況,公司于2024年11月公告了《未來三年股東回報 規劃》,進一步具體闡述了公司的分紅政策。
根據此前方案,未來三年公司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應當不少于當年公司實現可供分配利潤的30%。當期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中期現金分紅,兩次現金分紅的間隔應不少于6個月,中期現金分紅的比率不得高于當期可供分配利潤的30%。
另據豫園股份提出的差異化現金分紅政策,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無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公司發展階段屬成長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在進行利潤分配時,現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應分別達到80%、40%和20%。
在大手筆分紅的同時,豫園股份盡管業績大幅下滑,但高管團隊年薪水平在業內仍處較高水平。據年報披露數據,2024年,豫園股份現任及報告期內離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稅前報酬總額6207.97萬元。其中,董事長黃震薪酬897.44萬元,聯席董事長石琨薪酬651.60萬元,副董事長倪強薪酬484.23萬元,輪值總裁張劍薪酬302.92萬元,董事會秘書王瑾薪酬315.32萬元。
(編輯:張家振 審核: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