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懶經濟是品牌新的價值增長點。如果我們將“Z世代”和“懶經濟”僅僅進行簡單綁定去做品牌營銷,我們可能正在犯一個聰明的歷史錯誤,這種錯誤就像19世紀人們將早期的火車視為會移動的沙發一樣,看似正確卻實際膚淺。
今天,舒澤和大家一起解碼Z世代“懶經濟”心理學,看品牌如何在這場大考中找到解題關鍵,形成溢價,創造獨一無二的品牌護城河。
一個必須關注的底層邏輯指標
對Z世代關于“懶”的誤讀背后是利己精力回報率
我們給Z世代定義的這個“懶”可不是一個貶義詞,這種懶經濟的背后核心是——精力的稀缺。在這個信息過載、節奏過快、壓力過高的時代,精力成為比黃金和石油更稀缺的資源。
Z世代不再簡單以我們80、90后“時間——金錢”的二元框架作為決策依據,而是引入了十分利己的“精力投資回報率”這一隱形指標。他們本能的計算著每一份精力投入能帶來的價值回報,并隨著生活空間的壓強,越來越將這個指標視作核心決策依據之一。
所以,Z世代不是懶,而是在精力投資上精明至極。他們不做虧本的情感買賣,只做高回報的精力交易。
四個有趣的“懶經濟”心理動因
1.懶得浪費時間可不是懶,Z世代用省下的時間做喜歡的事,這是利己精力回報率的最優解。
Z世代對“時間”的價值有著極高的敏感度,“懶得浪費時間”成為“懶經濟”的發動機。他們習慣在很多生活“小事”上快速決策,以便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能夠帶來更大的回報活動之中。
這對品牌來說也意味著新的機會點:能讓Z世代覺得“省下的時間就是我賺的”,他們就愿意掏錢,當“時間”成為心理稀缺資源,誰能幫他們搶回來,誰就贏得了第一步。
2.Z世代追求即時滿足不是因為缺乏耐心,而是因為他們明白:在快速迭代的世界里,明天想要的可能已經不是今天渴望的。
伴隨著數字化一起成長的Z世代,習慣了即時反饋和快速滿足,他們對于等待的耐心很低。往往傾向于選擇能夠迅速滿足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快點解決問題”成了“懶經濟”的驅動劑。
3.決策疲勞是現代人最大的精力漏洞,Z世代選擇堵上它。
Z世代面臨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代人,在購物決策過程中,選項太多反而讓他們頭暈,從而失去興趣。面對天花亂墜的種草信息,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憑著“買錯就錯,錯就拉黑”的心理以降低決策的復雜性。
4.標準化是上一代的追求,個性化是這一代的執念。Z世代寧愿多花錢,也不愿重復別人的人生劇本。
他們雖然懶得費勁,但卻絕不懶得追求個性,對大眾化、平庸的東西嗤之以鼻,他們討厭一成不變的東西,覺得千篇一律是一種折磨。除了產品的品質和價值外,他們更在意品牌的價值主張和品牌用戶形成的潛性價值觀。
也正是這種心理,讓懶經濟里的消費選擇多了一層自我表達的味道。這種懶得千篇一律絕不是一種挑剔,而是他們對獨特性表達的欣喜或執念,他們更愿意為“只屬于我”的好東西多花點錢。當然“好東西”,品質、服務、價值觀,缺一不可。
一個解題關鍵:情緒
在產品愈趨同質化的市場中,情緒溢價是品牌的最后壁壘。當然,它不是用來計算的數字,而是用來感受的溫度!!!
五個解題方法
1.講好一個有確定性的故事:在不確定的時代,一個確定的品牌故事是消費者心靈的避風港。故事不只是被講述的,更是被體驗和傳播的。
Z世代喜歡有溫度的東西。品牌可以通過講故事,把產品變成一種情感寄托。比如,咖啡機品牌你要傳遞的不是賣設備,而是賣“清晨五分鐘的自我治愈時光”,讓用戶覺得買的不是機器,而是生活里的確定幸福感。
2.定制一個充滿個性化的包裝、服務、體驗:在算法推薦的世界里,真正的個性化不是更準確的預測,而是被看見、被理解的體驗,它是讓用戶感到"這是為我而設"的尊重。
Z世代討厭千篇一律,他們想讓消費成為自我表達的一部分。品牌可以利用創新技術,提供個性化選項,比如定制包裝、專屬服務,甚至讓用戶參與產品設計。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能讓他們覺得錢花得值,也會讓他們成為品牌行走的用戶口碑代言人,為你找一百個人去安利你的好。
3.放大一個社會議題,拉近心理距離:當品牌站在正確的一邊,消費者是會用心去感受、用口碑去傳播、用錢包去支持的。社會責任不是品牌的負擔,而是連接Z世代的橋梁。
Z世代很在乎品牌的價值觀。他們會問:你環保嗎?你支持公益嗎?你愛護小動物嗎?你關心社會問題嗎?品牌如果能通過行動展現責任感,比如用可持續材料包裝,進行慈善捐助、寵物關愛項目,就能贏得他們的情感認同,甚至讓他們愿意為這份認同多花點錢和時間。
4.打造一個具有歸屬感的溫暖社群:在碎片化的數字時代,人們不再只是購買產品,而是加入一個價值觀部落。最成功的品牌不是賣得最多的,而是擁有最忠誠部落的。
Z世代是社群動物,他們喜歡跟志同道合的人扎堆。品牌可以建個圈子,讓用戶聊產品、分享生活,甚至線下搞點活動。這種歸屬感,能讓品牌從冷冰冰的商品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他們會主動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這種歸屬帶來的溫暖。
5.細節、細節還是細節,細節足了就是極致體驗:宏大的品牌愿景靠細節實現,深刻的情感連接藏在細節之中。Z世代能從一個微小的細節感受到品牌是否真誠。
懶經濟的本質是“無痛消費”。品牌得讓整個購買和使用過程順滑到極致——決策易、下單快、配送準、服務暖、談資多、長尾足等等等等。每一個細節都得讓人舒服,這樣才能把便利變成一種享受,進而轉化為情緒價值。
懶經濟是Z世代給品牌出的考題,而情緒價值是解題的關鍵。懂得Z世代的品牌,不是迎合他們的"懶",而是尊重他們的智慧。未來的品牌競爭,不再只是產品功能和價格的較量,而是誰能更懂消費者的心,誰能把產品變成一種情感的延伸。
對品牌來說,這是個挑戰,更是個機會。誰能抓住這一點,誰就能在懶經濟的浪潮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溢價之道。畢竟,在這個時代,賣產品不如賣感覺,賣感覺不如賣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