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市場下跌,A股縮量回調,各種悲觀聲音不絕于耳,其實,市場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大家都忽略了,下面具體給大家說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變盤將至
自從去年9.24之后,股市的定位已經從之前「融資市」變為「投資市」。
在今年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再度強調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穩定股市,讓居民直接享受發展紅利!
本質上,就是把股市定位為了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的重要載體。
在定位扭轉的同時,可見國家兜底穩股市的決心,也日益堅決。
上周日直接增資國有大行5000億,本質上是釋放明確信號:
穩住銀行資產負債表,穩住大盤,穩住這個「底」!
在影響股市的一個關鍵變量—資金面,也在悄然積蓄力量。
過去幾年,大量資金從股市流出,流向銀行存款、債市。
債市規模從130.86萬億飆升至175.99萬億,三年暴漲45萬億!
要知道,我們的銀行存款利率已經跌到1.5%以下,債券收益率也已跌破2%。
存款和債市收益率越來越低,股市的潛在回報卻越來越高。
即便如此,資金依然瘋狂往存款和債市里躲。為什么?因為這些資金在等一個信號!
等待復蘇的實質性數據落地,等正策持續發力讓信心回歸!
但是隨著正策持續發力,這些觀望資金會做何選擇?
哪怕只有5%的資金涌入股市,也足以掀起滔天巨浪,行情會再次進入上升通道!
二,場外資金洪水滔天!
現在的市場是什么情況?大幅下跌調整后好不容易迎來上漲,量能還是沒跟上,很多人一看這不完犢子了?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悲觀情緒。
但話說回來,在股票市場中漲漲跌跌不是很正常嘛?要真的是一直漲的話,所有人都來股市了。
也正是因為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所以,總是被表面的漲跌一葉障目。
總的來說,只要長期趨勢沒有改變的話,短期的漲跌并不需要太糾結,而長期趨勢取決于什么?正策消息?資金流向?都不是!而是交易行為!
所以,我們要看的是交易行為,特別是掌握股票定價權的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
你可能會覺得那簡直太難了,機構資金多狡猾都知道,但記住一句話,只要他們做了,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而且隨著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計算機算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了。
比如「交易行為」數據,尤其是本身就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征的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直接看下圖:
上面這張圖是我一直使用的大數據系統中反映機構行為活躍程度的「定級分區」數據,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對于三、四級區域來說,一、二級區域的機構行為更為活躍。
而且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價處于一、二級區域交替出現的階段 ,大概率是機構資金實現了控盤。
當然處于機構控盤階段的股票并不是沒有大波動,相反這時候機構資金可以隨意地打壓股價,反正也不會有人搶掉他的籌碼。
所以,有時候你看到的是股價的大幅波動,其實可能就是機構資金的陰謀,看下圖:
這是前幾天表現很不錯的「菲林格爾」的交易行為數據圖,從圖中很明顯可以看出,即使該股票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上漲,但問題是這一過程并非沒有波折。
在面對短短半個月的時間30%的跌幅,這誰能受得了啊。要是剛開始下跌時選擇下車也就算了,怕的就是心想著多拿幾天,結果實在扛不住才割肉,這邊剛下車那邊直接拉升。
看數據的話就簡單很多,股票在波動時已經處于機構控盤階段,這就不需要太擔心!
三,又是一次反常信號
如果能利用大數據工具,看清楚市場中5000多家股票,究竟哪些處于機構控盤區的話,豈不是很好,看下圖:
從這張圖中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市場中處于機構控盤區的只有不到500家股票,這個時候更是要看清楚手里股票狀態的關鍵時刻,還有一個數據需要大家了解一下,目前處于鎖倉區的股票個數已經創下近兩個月的新高!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