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有長和高層消息人士透露,長和不會簽訂任何關于出售巴拿馬港口的協議。此前消息稱,長和原定4月初簽訂最終協議。據了解,長和早前與貝萊德牽頭的“BlackRock-TiL”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中港以外包括巴拿馬等43個港口業務,計劃套現達190億美元,連日來引起爭議。一位接近長和的消息人士也對香港媒體表示:“4月初不會正式簽署有關兩個巴拿馬港口的協議。”
據報道,本月初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97歲的李嘉誠決定以228億美元,將旗下43個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這兩個港口被譽為“海上印鈔機”,每年處理全球約6%的海運貿易,中國21%的商船必須從這里經過,單次通行費高達58.6萬美元。更關鍵的是,交易還包括港口的智能調度系統和船舶數據庫,這意味著中國貨輪的出發時間、貨物清單(甚至芯片數量)等信息將可能被暴露給美國。
港口(資料圖)
需了解,在巴拿馬運河那兒有兩個港口,這兩個港口的吞吐量在運河吞吐量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一半呢!在2024年的時候,中國的貨船經由巴拿馬運河運輸的貨物量達到了4.33億噸,這一數量在整個中國全球海運量當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20%呢!而這兩個關鍵的港口,一旦被美國掌控,依照美國人的行事風格,肯定會借此對中國進行勒索!可以說李嘉誠的這一做法,已經觸碰到大家的敏感之處了。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對外表示稱,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負責查處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案件,查處未達申報標準但可能排除、限制競爭的經營者集中案件。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監督執行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和合規工作。
港口(資料圖)
在中方官方層面介入這個“港口交易”之后,李嘉誠也已經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了代價。首先,是由于“港口事件”的發酵,李嘉誠及其下屬企業已經讓資本市場信心大減,而無情的資本市場也是率先給予了李嘉誠以嚴厲的懲罰。就在近期,李嘉誠下屬的幾家企業的市值已經暴跌了780億之巨,這無疑也讓李嘉誠切切實實地被“打疼”了。其次是李嘉誠下屬長江實業集團與美國貝萊德公司的交易已經被叫停。
就在此次消息曝出后沒多久,近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表示,對中國不滿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并不感到意外。當天布魯斯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注意到中國所發表的意見。中方對這次收購不滿也不足為奇,因為這將削弱他們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控制”。隨后布魯斯強調,“我們也樂見美國投資者拿到巴拿馬港口公司的控股權,該公司擁有并運營著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巴爾港。”
布魯斯(資料圖)
美方的表態,從官方層面證明,長和出售港口給美國貝萊德集團,是在美國政府和商界的聯合施壓下,李嘉誠為了避免淪為中美競爭的犧牲品,對旗下資產展開的緊急拋售行為。雖然有些人認為李嘉誠的拋售從商業邏輯上無可厚非,但是卻完全忽視了中國的利益和安全。從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言行以及貝萊德與美國政府的關系來看,貝萊德收購長和的港口這筆大交易中,美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此次收購并非單純商業行為,而是摻雜了政治因素和地緣政治博弈的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