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全面康復,提升其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我院精神康復科積極開展工娛治療(Occup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Therapy),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患者重獲信心、改善癥狀,加速回歸社會。
工娛治療:康復路上的“心靈良方”
工娛治療是一種以藝術、運動、手工、社交等活動為核心的非藥物干預手段,旨在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娛樂與職業訓練,幫助患者恢復心理、社會和軀體功能。其主要作用包括:
1. 促進心理康復
- 緩解癥狀:通過藝術、音樂、手工等創作活動,幫助患者表達情感,減輕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尤其適用于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患者(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
- 增強自信心:完成活動帶來的成就感可提升自我價值感,改善病恥感。
- 分散注意力:減少對病態思維的過度關注,緩解幻覺、妄想等癥狀。
2. 恢復社會功能
改善社交能力:團體活動(如集體游戲、舞蹈)鼓勵患者互動,重建人際交往能力。
- 培養規則意識:通過規則明確的游戲或任務,幫助患者適應社會規范。
- 減少社會退縮:尤其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或孤獨癥患者,工娛活動可激發參與意愿。
3. 增強軀體功能
- 提高運動協調性:手工、園藝、運動類活動改善精細動作或大肌肉群功能。
- 調節生理節律:規律的活動安排有助于調整睡眠、飲食等生物節律。
4. 預防功能退化
- 對衰退型精神疾病(如癡呆、慢性精神分裂癥),工娛治療能延緩認知和軀體功能的衰退。
5. 輔助評估與治療
- 非語言評估工具:通過患者的活動表現(如繪畫、行為反應),輔助評估其心理狀態和病情進展。
- 藥物依從性教育:通過游戲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幫助患者理解治療的重要性。
6. 提升生活質量
- 豐富住院生活:單調的住院環境易加重病情,工娛活動提供積極刺激。
- 培養興趣技能:為回歸社會后的職業或休閑生活做準備。
特色活動展示
結合患者需求,設計了多樣化工娛治療項目:
- 藝術療愈:通過繪畫、拼圖創作等釋放內心壓力。
- 音樂放松:舞動、樂器演奏幫助患者舒緩情緒。
- 運動康復:瑜伽、太極等低強度運動改善軀體功能。
- 生活技能訓練:烹飪、手工制作培養實用能力。
患者故事:從封閉到綻放
患者小王(化名)在參與工娛治療后,逐漸從沉默寡言變得樂于交流。“以前總覺得和別人說話很困難,但通過小組活動,我慢慢找回了自信。”類似的轉變在工娛治療中并不罕見,許多患者通過持續參與,顯著改善了社會適應能力。
專家觀點:
陜西省精神衛生中心·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康復科副主任職璞表示:“工娛治療是精神康復的重要環節,它能填補藥物治療的局限性,幫助患者重建生活節奏和社會連接。我們鼓勵家屬和社會給予更多支持,共同促進患者康復。”
展望未來,精神康復科將繼續優化工娛治療方案,引入更多創新形式,為精神障礙患者打造更溫暖的康復環境,助力他們早日回歸家庭與社會。
來源: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