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惠風拂翠
非遺之韻綻芳華
3月30日下午
勵人湖畔人潮如織
以“拾遺記趣,樂享非遺”為主題的
校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游園會
在醉人的春日里盛大啟幕
千余名師生熱情參與
沉浸式體驗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游園會入口處,錯落擺放的60余張精美海報十分搶眼,吸引了許多行人駐足圍觀。這些是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的非遺電子海報設計大賽優秀作品,通過創意設計將傳統非遺文化與現代美學相結合,以海報為媒介,展現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選擇打鐵花作為海報主題,主要源于在家鄉觀看的打鐵花系列表演。深黑的夜空中,鐵水潑灑仿若星河傾瀉,將人卷入一場熾烈的夢境。這項承載著千年匠心的非遺技藝,既展現了中國傳統煙火藝術的磅礴氣韻,又符合現代美學對瞬間永恒的追求。因此,我想向大家分享打鐵花這一非遺技藝,希望通過這場視覺爆破,激活深植于血脈的文化記憶。
——金融工程專業2023級本科生 余思敏
8年前,我在家鄉的平遙古城游玩時,被推光漆器細膩的漆面、精美的圖案所深深吸引,自此便十分喜愛這門非遺技藝。如今我遠在千里之外的合肥,想以海報的形式宣傳家鄉的瑰寶,讓更多青年人看到推光漆器,愛上推光漆器。守護和傳承非遺,我們義不容辭。
——化學工程與工藝2023級本科生 王偉
沿著東風廣場一路向西,20余個非遺體驗區依次排開,宛如一幅流動的民俗畫卷。漆扇繪制區,同學們專注地勾勒著傳統紋樣;扎染體驗處,藍白相間的布料在巧手中煥發新生;皮影戲臺前,觀眾們為光影交織的傳統藝術喝彩連連;茶藝展示區,師生被優雅的傳統茶道吸引駐足觀賞。
糖畫和面塑攤位前更是排起長龍。活動當天,安徽省級非遺廬州面塑傳承人武建榮和合肥市級非遺廬州糖畫傳承人馬紅利受邀走進校園,為師生們現場展示精湛的傳統技藝。
現場還設置了抖空竹、滾鐵環、五彩繩等非遺體驗點。20余位學生非遺大使身著漢服,生動講解非遺背后的故事,引導師生們沉浸式領略非遺文化的魅力。
“象棋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深扎根在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自兒時起,我就跟著爺爺在大槐樹下看鄉親們擺開棋盤,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圍觀人群不時發出陣陣驚嘆,那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象棋于我而言,不僅是游戲,更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3級本科生林涵妍回憶道。
“推開老家福州漆器作坊的木門,那種混合著生漆與苧麻的獨特氣息便撲面而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3級本科生楊彥西輕搖手中的螺鈿漆扇,向周邊的同學們介紹,"這柄扇面藏著十二道傳統大漆工藝,從裱布刮灰到研磨推光,每道工序都要等漆層自然蘇醒,特別的耗時耗力。這些正在固化的漆膜就像活著的文物,期待更多青年人能觸摸到這種溫潤的東方美學,讓千年漆藝在當代設計中重獲新生。"
"榫卯工藝是華夏文明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在我的家鄉徽州,這項技藝早已融入建筑血脈。我從記事起就跟著祖父在老宅的雕花門廊間辨識榫頭卯眼。村里的老木匠能在不用一根鐵釘的情況下,讓梁柱咬合成百年不倒的宅院。每逢祠堂修繕,老師傅們現場開榫的場面比廟會還熱鬧。"在榫卯工坊,金融工程專業2024級本科生方勤健手持魯班鎖,引導同學們將散落的木構件拼成完整的斗拱模型。他發現同學們對這項古老技藝十分著迷,有位機械學院的同學甚至開始研究榫卯結構的力學算法:“這或許就是非遺活化的新可能。期待未來能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更多傳統營造技藝,讓卯榫咬合的美學啟迪我們的空間設計思維。"
“蹴鞠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也是世界足球運動的起源之一。小時候讀《水滸傳》,我通過高俅這個人物認識了蹴鞠。”數字經濟專業2024級本科生譚潤澤說,“在今天的游園會中,我發現同學們對蹴鞠這項運動非常感興趣,更加堅定了做好一名傳統文化守護者和傳播者的信心。希望學校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讓同學們了解非遺,體驗非遺,進一步感受非遺的魅力。”
本屆游園會在傳承中創新,通過集章打卡、推理解謎等互動形式,促使參與者更加深入了解非遺文化。活動吸引了附近的小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
“今天和媽媽一起去游園會,仿佛走進了古代世界!做扎染時,布浸到染料里像變魔術一樣,展開時藍白花紋特別像云朵和浪花。拓印最有意思了,我用小錘子敲葉子,石板的紋路就印在紙上了。原來這些老手藝比手機游戲還有趣!”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小學二年級學生侯凱文興奮地說。
“滾鐵環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接觸不到了。今天我帶著孩子體驗了一把兒時的樂趣,看著他手握鐵桿笨拙地追趕鐵環,一邊奔跑一邊歡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這種親近戶外、簡單純粹的快樂是手機電腦都無法替代的。”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小學二年級學生李禹諾媽媽表示,希望高校非遺活動能走進小學,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愛上非遺,在心底種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我們希望非遺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知的活態文化。"本屆游園會負責人、經濟學院輔導員王夢茹表示,未來將繼續創新非遺傳承形式,通過建立常態化活動機制、開發數字化體驗項目等方式,讓傳統文化在校園里煥發新的生機,為培養自信自強的新時代青年貢獻力量。
這場春日里的非遺盛宴,不僅是一次文化體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五年來,學校非遺游園會已從單純的展示活動,發展成為融思政教育、文化傳承、美育實踐于一體的品牌項目。它讓非遺從典籍中走來,在青年手中“活”起來。在這里,工業文明的理性精神與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交相輝映,年輕學子不僅用雙手觸摸歷史,更用心靈感受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來源 | 經濟學院 黨委學生工作部 團委 校全媒體中心
編輯 | 李文佳
責編 | 衛婷婷 劉思雨
投稿郵箱 | hfutxcb404@163.com
投票開啟!合肥工業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主題標識等你選
這個訓練營,很有料!
高考最后70天如何“奪分”?學霸秘笈送給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