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讓汽車行業亂象重生。“看得見的地方拼命炫技,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已經成為了某些車企的必殺技。甚至不惜犧牲安全性,用性價比換來用戶的暫時投票。這種短視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給品牌和用戶帶來極大的傷害。
面對亂象,用戶有無可奈何,過往的新車質量檢測,都是由車企通過概率抽檢的方式單方面完成,用戶在提車的時候只能簡單查看新車的漆面和配置等表面項目,關于內在部分只能憑運氣。
然而,問界卻干了一件“反常識”的事——讓用戶親自到工廠驗收新車。
問界承諾:用戶可以親自參與自己車輛的工廠終檢驗收,認可后再提車。
今年3月30日,在賽力斯重慶智慧工廠里,問界M9的車主們就像工廠的終檢員一樣,親自參與到賽力斯超級工廠對問界M9的終檢測試中,通過專業路試道,模擬各類復雜路況,對車輛性能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嚴苛測試。在最后一道檢測過關后,車主再放心提車。
別看問界M9的終檢創新只是小小一步,但它卻是行業重要的一步。傳統車企的質檢流程完全由工程師把控,用戶只能被動接受車企出具的‘合格證’,而問界通過開放工廠終檢權,將質量話語權從廠商壟斷轉向用戶共治。
這也推動汽車行業從“封閉質檢”轉向“透明驗收”;從“概率抽檢”轉向“全量驗證”;從“單向交付”轉向“雙向信任”。
以前買車像開盲盒,現在問界卻直接把車間變成“透明直播間”,車輛的質量車主自己說了算。
看似問界把自己的主權讓渡給用戶,但其實通過這場用戶賦權運動,不僅提升用戶信任、消除“質量黑箱”焦慮,同時也倒逼工廠不斷優化和提升品質,以便經得起用戶更加挑剔的挑刺。
當然這也是問界對自己硬核品質的自信表達。
2024年,賽力斯以81.64億元,巨資收購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能源超級工廠所有權。該工廠占地2700余畝(約特斯拉上海工廠的2倍),年產能15萬輛,規劃總產能70萬輛,是問界M9等高端車型的核心生產基地。
此次收購標志著賽力斯從“租賃模式”轉向“自主掌控”,減少租金支出(2023年租金達9108萬元),同時強化生產端資產完整性和技術迭代自由度。
2025年,賽力斯在原有智造體系基礎上全鏈新增投入超過5億元,通過三大技術升級實現從“概率性質量”向“確定性質量”躍遷。如,采用行業首創的關鍵鑄鋁零部件無損探傷技術,將傳統破壞性抽樣檢測升級為全量無損檢測,缺陷攔截率提升至100%等。
“規模競爭”并非當下豪華車市場的殺手锏,全鏈可控 的“質量話語權”爭奪,才是建立豪華車用戶信任的終極武器。
此外,為了解決新能源車的迭代速度快,“買完即過時”的焦慮。2025款問界M9上市時,同步推出“原廠硬件升級服務”:老車主可付費加裝激光雷達等核心部件,再配合OTA軟件升級,讓車輛實現“硬件可進化、軟件常用常新”。老用戶不再是韭菜,問界M9的軟硬件升級,讓車學會了“逆生長“。
問界M9 2025款3月20日上市,72小時大定突破21000臺。此外,問界M9繼去年獲得C-NCAP超五星安全認證后,今年又獲得中保研C-IASI安全測試中“唯一超4G”安全認證,成為國內兩大權威機構共同認證的安全標桿。
在信息透明的時代,信任不是靠營銷話術“洗”出來的,而是用硬核技術、透明流程和主動服務“堆”出來的。
當其他車企還在用“降價增配”刺激銷量時,問界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
l 把工廠變成終檢場,讓質量看得見摸得著;
l 讓硬件像樂高一樣可升級,破解技術迭代焦慮;
這種“長期主義”的背后,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
在這個套路橫行的時代,問界用“反套路”證明了一件事:信任才是最高級的豪華。當行業集體陷入“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內卷時,問界選擇回歸本質——把車造得更安全,把服務做得更人性,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