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菲律賓多家媒體援引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辦公室的聲明報道說,一名工作人員當天收到一條含有“炸彈威脅”的短信,辦公室工作人員被緊急疏散。聲明說,那名員工報告收到“炸彈威脅”短信后,副總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立即被疏散到附近廣場。莎拉當時不在辦公室。警方迅速派遣工作小組,對副總統辦公室所在的大樓進行徹底搜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爆炸物,副總統辦公室于當地時間16時恢復正常運作。
莎拉·杜特爾特(資料圖)
菲律賓的暗殺威脅根植于家族政治的結構性矛盾,歷史事件與當前危機均體現權力爭奪的殘酷性。從阿基諾之死到杜特爾特-馬科斯聯盟破裂,暴力手段始終是維持或顛覆權力的“潛規則”。不排除隨著事件的發酵,更出格的暴力事件會陸續發生。而就在前幾日,杜特爾特的支持者在菲律賓薄荷島舉行了一場近2000人的聲援大會,雖然馬科斯政府表現很大度,表示不會阻止民眾聚會,但還是用上了卑鄙的手段。當會議正進行時,大樓突然停電。
民意調查結果表明,超過37%的菲律賓民眾覺得國內政治處于混亂且無序的狀態,有17.3%的被調查者認為政治非常腐敗,而真正對馬科斯政府表示支持的被調查者僅僅占了約百分之四。照此情形發展下去,馬科斯陣營在中期選舉中恐怕會遭遇失敗,而一旦杜特爾特家族再次掌控參議院,薩拉彈劾案就會無疾而終。更為嚴峻的是,杜特爾特陣營或許會借助菲律賓參議院對馬科斯的行政權進行干擾,致使他空有力量卻無處施展!
美國國防部日前稱,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將對日本和菲律賓,以及美國海外領土夏威夷和關島進行訪問。赫格塞思將與日菲兩國高層和美國高級將領會面,以及視察部分美軍軍事設施。此次訪問是赫格塞思就任美防長后首次對亞洲-太平洋區域國家進行訪問。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赫格塞思此訪“展現了美方與理念相近的伙伴共同維護區域安全的承諾,并將進一步落實自由開放的印太愿景”。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美國掌握著馬科斯家族的歷史情況以及家族資產等信息,同時地緣政治因素、經濟上的依賴關系以及軍事方面的關聯也在起作用。美國借助這些要素向馬科斯施壓,促使其在政治與外交方面向美國靠近,迫使他們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而美國國防部長突然訪問菲律賓和日本的行為,同樣是為了強化美日、美菲之間的聯盟關系,以此來遏制中國,利用它們和中國存在的海洋領土爭端束縛中國,從而保住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毋庸置疑,美國防長此次訪問菲律賓是帶著使命去的,那具體是怎樣的使命呢?按照菲律賓駐美國大使羅穆亞爾德斯的說法,主要有兩項:其一是關乎南海問題;其二是美國對菲律賓安全部隊的支持問題。要是說得直白些,其一,是去給馬科斯政府“撐場面”,趁機對外傳達一個信號,即美國會堅守對菲律賓的承諾,會持續給予菲律賓相應的援助;其二,繼續鼓動馬科斯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發起挑釁。
南海問題(資料圖)
菲律賓憲法專家指出,這種政治生態的根源在于 "權力世襲化" 與 "經濟封建化" 的惡性循環。當政者將國家資源視為私產,民眾只能在家族對決中選擇 "較小的惡",民主制度淪為擺設。隨著中期選舉臨近,菲律賓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如果馬科斯政府繼續依賴外部勢力打壓異己,杜特爾特家族很可能在選舉中卷土重來。這種 "你方唱罷我登場" 的輪回,終將耗盡國家發展的動能。破局之道在于打破家族政治的鐵幕,建立基于制度而非個人的現代治理體系。否則,炸彈威脅只是更大危機的前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