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國的知名企業,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大眾、寶馬、奔馳等知名車企。
但其實德國還有這樣一家公司,他的規模雖然那比不上奔馳寶馬,但卻僅憑一顆“螺絲釘”,就能在全球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
更可怕的是,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這家公司每年都能從我國轉走上千億,可由于平日里他太過低調,讓很多人都錯誤地以為他是一家“國企”。
那這究竟是家怎樣的企業?他的身上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從廢墟中崛起的螺絲帝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德國各地都是戰爭留下的破壞痕跡,在一堆廢墟中,阿道夫·伍爾特的小作坊顯得特別不起眼。
伍爾特父子仔細計算剩余的螺絲、螺帽和墊片數量,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金屬零件,卻寄托著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希望。
當時,沒人能想到,這家小小的作坊,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會發展成為全球裝配行業的領頭羊。
年輕的萊恩·伍爾特在19歲那年,子承父業接管了家族生意,當時德國正經歷戰后的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在重建。
但萊恩·伍爾特沒有追求短期利益,沒有選擇通過低價出售劣質螺絲來快速賺錢,反而時刻謹記父親的告誡:“一顆螺絲松了,整臺機器都可能報廢。做這行,信譽比命重要。”
因此,萊恩·伍爾特把精力都放在了研發高質量、高精度的緊固件上,他堅持嚴格的質量標準,力求生產的螺絲“擰三圈就能完美緊固”。
這樣的工匠精神深入萊恩·伍爾特的骨髓,所以即使是在70年代的石油危機,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伍爾特也依然堅持加大研發投入,并沒有因此縮減開支。
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不斷擴展產品種類,從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企業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務實的“土味營銷”
1994年,伍爾特正式進入中國,它并沒有像其他外企那樣大張旗鼓地宣傳,而是選擇了一種接地氣的營銷方式。
伍爾特不做明星代言,也不投放電視廣告,甚至連氣派的展廳都沒有,而是依靠銷售員直接推廣產品。
他們背著螺絲樣品,活躍在長三角的汽配市場、珠三角的電子廠和華北的建筑工地,用最直接的方式讓客戶了解伍爾特的產品質量。
如果客戶對價格有疑問,銷售員會現場演示兩種螺絲的性能差異:用普通螺絲和伍爾特螺絲分別安裝輪胎,扭力扳手上的數值差異立刻就能看出來。
雖然方法看似簡單,但伍爾特螺絲憑借過硬的質量贏得了中國市場的認可,如今,國內大部分豪華車4S店都在使用他們的產品。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為解決鳥巢建設中的特殊防松螺絲問題,伍爾特工程師帶著專利產品長期駐扎在工地。
他們精湛的技術和認真負責的態度給中國客戶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許多人誤認為伍爾特是一家能夠承擔國家級工程的國有企業。
500年計劃的長期主義
資本市場都想快速賺錢,但伍爾特公司不一樣,它始終堅持家族企業模式,完全由家族掌控,不通過上市來融資。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家一年收入超過一千億的公司,只有很少一部分零件是自己生產的,絕大部分都交給別的廠家生產。
但伍爾特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非常高,他們的德國總部有個特別的地方,叫“螺絲監獄”,只要抽查發現有一批產品不合格,整條生產線就會立刻停止生產。
一家合作了二十年的老供應商,因為私下更換了更便宜的鋼材,結果第二天就被立刻從供應商名單中除名,合作關系徹底終止。
伍爾特公司對于這種行為絕對不允許,堅決采取“零容忍”態度,以此來確保產品的質量達到最高標準。
這種嚴格的管理手段,體現了伍爾特對產品品質毫不妥協的決心,但也正是這種高標準的要求,才保證了伍爾特產品一貫的高品質。
伍爾特公司不僅僅對供應商有高標準,對自己也一樣嚴格,面對電商平臺希望降價促銷的要求,伍爾特中國區總裁明確拒絕:“我們的螺絲耐用性是普通產品的八倍,不能只比價格。”
這種堅持高品質的策略,反而讓伍爾特抓住了消費升級的機會,所以在2022年,伍爾特在中國的線上銷售額增長了40%。
在浙江嘉興的伍爾特物流倉庫,每天都有20萬個包裹發往全國各地,令人驚訝的是,這座亞洲最大的緊固件倉庫,竟然還在使用上世紀90年代的德國設備。
工程師解釋說,當年的設計就考慮到了未來的升級需求,現在只要更換芯片,效率依然遠超新設備。
伍爾特秉持“長期主義”理念,體現在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伍爾特家族目光長遠,制定了長達500年的發展規劃,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他們堅持高投入研發,每年拿出15%的營收用于技術創新,精益求精。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螺絲防銹涂層,也經歷了多次升級,如今已是第27代產品。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伍爾特緊跟時代,成功研發出“導電防松螺絲”,這項創新技術備受矚目,甚至吸引了特斯拉供應鏈總監親自前往德國,與伍爾特洽談合作。
一顆螺絲釘的哲學
在伍爾特公司,大家沒有專屬辦公室,連董事長都和銷售員一起用咖啡機,這家公司一年里最重要的活動不是公布業績,而是給表現突出的員工頒發鑲鉆胸針。
這種將工作做到極致,甚至變成一種信念的企業文化,或許正是中國制造業需要學習的。
相比之下,國內制造業顯得有些急功近利,缺乏像伍爾特那樣專注和長期投入的精神。
伍爾特的故事不只是一個企業做大的案例,更代表了德國制造業的精髓。
它告訴我們,制造行業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沉淀,可能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努力。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