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我們在月球探測方面將發射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嫦娥七號預計在2026年前后發射,將對月球南極環境和水冰資源進行勘察探測。嫦娥八號預計在2028年前后發射,將開展月面科學試驗和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 據介紹,我國目前已經在研制第一臺在月球“打磚”的機器。
本圖來自IT之家,已申請使用,由AI生成
根據吳偉仁院士介紹,月球打磚機器可以把太陽能聚集起來工作,產生1400~1500℃的高溫,從而把月壤熔融,并通過3D打印技術將月壤“打印”成不同規格的“月壤磚”。如此一來,在未來要建造月球科研站的時候就可以實現“就地取材”。
早在2021年,科技部就將“輕量化可重構月面建造方法研究”列入重點研發計劃,成為“工程科學與綜合交叉”的重點專項。華中科技大學成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丁烈云院士團隊在2022年已在采用3D打印技術模擬建造月球基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他們將中國傳統制磚砌筑的建造方式與3D打印建造方式相結合,采用整體預制拼裝、局部打印連接的方式,設計建造月面基地。
月球科研站需要能夠適應月球極端的環境條件,包括微重力、強輻射、極端溫度(日間平均溫度107°C,夜間平均溫度-153°C)以及微流星體撞擊等危險因素。建筑結構也需要具備良好的隔熱和散熱性能,應對溫差變化。采用3D打印技術可避免航天員長時間太空作業,降低其暴露在宇宙輻射和微流星體撞擊風險下的幾率,同時也可通過打印防護設施等增強基地的安全性
歡迎轉發
歡迎加入碩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