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田示范現場,一臺臺新型殘膜回收機械高速運轉,隨著機器轟鳴,殘膜、秸稈與土壤快速分離,廢舊地膜被卷軸自動收集成捆,農戶們紛紛駐足觀摩。
3月31日,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方塌鎮楊塌村組織召開了全縣農田殘膜機械化回收現場培訓會,旨在通過高效、環保的作業模式,有效破解農田“白色污染”難題,為耕地保護與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過去人工撿膜費時費力,現在一臺機器一天能清理40畝地。”當地合作社負責人表示,機械回收不僅降低成本,分離出的殘膜還可資源化利用,加工成再生塑料制品,形成“使用-回收-再生”閉環。
“近年來,隨著全縣覆膜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產量顯著提升,但農田殘膜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殘留地膜長期滯留土壤會導致耕地質量下降、作物減產,甚至威脅糧食安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屈世軍表示,農田殘膜回收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佳縣積極探索“科技賦能、機械換人”的新路徑。經過多方調研,成功引進了全自動殘膜回收機22臺,通過振動篩分與磁吸技術,殘膜回收率超90%,同時分離土壤雜質;并設立6個廢舊農膜回收網點,集中收集,回收點按照每公斤殘膜5元的標準進行回收,為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注入綠色動能。
(李歡歡 張凱凱)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