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幾天,有個買我1980線下《AI賦能大健康私域變現實戰課》的小伙伴問我商業模式問題,當時我發現他的模式有問題。
但我沒直接說,我推薦他看了一本書《商業模式新生代》 后來我就忘記這個事了。
結果昨天她來找我說我對他幫助巨大,原因是,他看了整本書發現自己的商業模式欠缺的點太多,直接沒啟動,不然又是一大筆虧損,表示很感謝我。
明明看見朋友創業漏洞百出,實話實說傷感情,閉口不言又焦慮。
這些年我推薦過65次《商業模式新生代》,210次《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百二十次《韭菜的自我修養》,161次《思考快與慢》。
但真正讀完的不足20人,但恰恰是這不足20人,成為了我的重要合作伙伴與高凈值客戶。(別問我怎么記得這么詳細,權當一種寫作手法算了)
其實我經常推薦給身邊的人看些書,遇到事發現對方哪里有問題我不會直接說,一般就提示看那本書能解決,但是實際去看的人沒幾個。
PART 01
主動求助才是改變的真正起點
認知心理學中的“心理準備度模型”顯示,人在pre-contemplation階段(未意識到問題)時,建議接受率不足3%。
我推薦書籍推薦建立“認知鉤子”,既保持善意又不越界,待對方進入contemplation階段(開始思考)時自然生效。
PART 02
知識傳遞的“代謝窗口期”
就像疫苗需要特定時間產生抗體,認知提升需要匹配個人的成長節奏。
我推薦的《商業模式新生代》作為“認知疫苗”,在其商業模式受挫時產生抗體效應,能有效觸發對方的思考,并且給出解決方法。
PART 03
看到的問題不一定是問題
當然,看到他人的問題也不一定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更不一定是問題,甚至可能是我的問題,這個過程,無論是不是問題,不能過多干預,那是干預別人的因果。
最近這幾年,越發能理解,古人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叩門的原因了。
用玄學的話是,干預他人因果就要承擔他人的因果,對方應該付出代價,否則受傷的是自己。
實際上如果對方沒意識到某些問題的重要性,無論多有用的方法和道理,都解決不了問題,什么樣的人才是意識到重要的呢? 花錢,付出代價,付出誠意。
所以千萬不要對其他人指手畫腳,指指點點,特別是人家還沒請你指點,沒給你錢的情況下,那不是幫助而是干擾。
PART 04
看到的問題不一定是問題
《道德經》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如果你身邊也有那些朋友,不方便直接點破的,可以用我這種方法,通過書單建立“認知藥房”,讓朋友自取對癥之書,既避免依賴又培養自主性。
嗯 昨天見面聊了十分鐘,我說了她當下最缺的是IP定位,其他都不關鍵,對方表示認同,晚上就買了我的AIP私域被動成交術課程。
你看,賣貨多容易,從來都不需要求著人暴力推銷,恰到好處的呈現價值即可。商業智慧的至高境界,在于以不教而教。
真正的價值傳遞從不是強行灌輸,而是為覺醒者備好認知火種。
用書籍建立“認知藥房”,用時機鑄造“價值錨點”,用誠意篩選“能量共振者”,商業教育便升維成一場雙向奔赴的覺醒儀式。
無論什么身份,都要牢記后面這句話:免費的建議正在殺死三種關系:你的事業伙伴、你的朋友、你的自我價值感。渡人者先渡己,成交的本質是認知同頻的必然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