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前夕,香港中環的摩天大樓里暗流涌動。97歲的李嘉誠突然被推上中美博弈的風口浪尖——長和集團與美貝萊德財團的巴拿馬港口交易遭中方強勢攔截,港澳辦三天連發三次警告,美國國務院卻公開"撐腰",次子李澤楷緊急切割家族業務。這場價值800億港元的商戰,撕開了資本巨鱷在中美角力中的生存困境:當國家安全碰上全球套利,曾經游走東西方的"超人"也不得不低頭。
維多利亞港的海風依舊帶著咸味,但商圈里的老錢們早已聞到了硝煙。長和集團把持了二十多年的巴拿馬運河港口,原本計劃在4月2日轉手給美國資本大鱷,沒想到港澳辦一記重拳直接砸懵了交易桌。這事說來不簡單,巴拿馬運河可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中國往拉美運貨的商船十艘有七艘得從這兒過。要是讓貝萊德本捏住這個命脈,哪天真鬧翻了,咱們的貨輪怕是要被卡脖子。
港澳辦這次是真急了,三天時間連轉三篇《大公報》的狠話,從"好自為之"升級到"后果自負",就差沒指著鼻子罵街。要知道長和系在內地還有六千多個屈臣氏門店、二十幾個發電廠,真要較起真來,這些買賣分分鐘就能被《不可靠實體清單》給收拾了。有知情人私下嘀咕:"李家這些年把大陸資產賣得七七八八,錢都搬到英國買水電煤氣,現在還想幫著他們鎖咱們的海上通道,這不撞槍口上了么?"
美那邊倒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陰陽怪氣地說什么"商業自由不該被政治干預",活像個作弊被抓卻倒打一耙的混混。其實明眼人都清楚,貝萊德財團背后站著的就是華盛頓那幫政客——特朗普當年就嚷嚷著要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現在借著商業收購打掩護,算盤珠子都快崩人臉上了。紐約時報說得更直白:"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給美國海軍提前占碼頭。"
最戲劇性的還是李家二公子李澤楷的緊急切割。電訊盈科大半夜發聲明,說自家和長和系"早二十年就分家了"。可轉頭看看他在東南亞的5G生意,哪個不是頂著"李嘉誠兒子"的名頭談下來的?有香港投行經理調侃:"這就好比兒子跟人打架,突然掏出戶口本說我爸不是我親爸,糊弄誰呢?"這種既要吃家族紅利又要撇清關系的做法,反倒暴露了資本巨鱷的心虛。
沉默的李嘉誠此刻怕是腸子都悔青了。2013年他開始從大陸撤資時,以為抓住了"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的財富密碼,哪料到十年后世界變得非黑即白。現在騎虎難下:要是硬著頭皮跟美國簽約,內地剩下的加油站、超市、電廠估計全得打水漂;可要是認慫毀約,不僅要賠美國人五十億美元違約金,往后在歐美市場也別想混了。更扎心的是,李家在英國買的水務公司剛被當地政府罰了二十億英鎊,真應了那句老話——兩頭不落好。
這場港口爭奪戰早超出了商業范疇。美國想借著控制關鍵航道給中國"放血",咱們則是要為"一帶一路"守住海上大門。有個細節特有意思:中國遠洋的貨輪去年在巴拿馬運河被收過路費,比美國船隊貴了足足三成,現在想來怕是早被人下了套。港澳辦這次出手,既是殺雞儆猴,也是給所有跨國資本劃紅線——賺多少錢我們不管,但誰敢碰國家安全,就算是百年老店也照拆不誤。
眼下到了最后時刻,李嘉誠的沉默還能撐多久?要是您來選,是咬牙賠五十億美元保內地市場,還是硬剛到底當"國際棄子"?評論區聊聊您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