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懂,煤氣灶左邊為什么不能用來炒菜呢?看完漲知識了!
煤氣灶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使用到的工具,幾乎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面都會安裝煤氣灶,相對比于土灶或者是電磁爐來說煤氣灶也會更加方便一些。最重要的是煤氣灶火力旺盛,炒出來的菜受熱均勻,不會出現糊鍋或者是炒不熟的情況。
而現在大家都講究營養均衡,一般一餐飯都是幾菜一湯,而像家中這種燃氣灶兩面都可以打火,一面用來煲湯,一面用來炒菜,就可以有效提升做飯的效率。很多人認為雙燃氣灶,無論使用哪一面炒菜都是可以的,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但其實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雙燃氣灶只有其中一個灶臺能夠用來炒菜,如果用另外一個灶臺炒菜的話也會加大燃氣的耗損,還會影響到菜品的口感。那么你在家里面炒菜時,通常都是使用燃氣灶左邊的灶臺炒菜,還是右邊的灶臺炒菜呢?
我們在裝修的時候,逛家具城都會選購煙機灶具,而在購買燃氣灶的時候都會留意到燃氣灶的火力值,也就是瓦數。一般情況下雙眼的燃氣灶瓦數都是不一樣的,左邊的一般都是4500W而右邊則是5500W,所以左邊的火力相對來說要小一些,右邊的更大一些。
所以家用的雙眼燃氣灶一般情況下左邊的更適合煲湯,右邊的更加適用于中餐爆炒。而除了火力值不同意外,還有三個因素,也決定著燃氣灶使用。
在如今的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居住在小區里的房子中。這樣的房子建筑主體通常坐北朝南,南面一般分布著主臥、客廳、書房、兒童房等重要的生活空間,陽光充足,溫暖宜人。而陰面也就是北面,通常會安排衛生間、廚房、儲物間和次臥等功能區域。
在廚房的布局中,安置在北側有其合理性。一般情況下,燃氣灶和操作臺的位置設置在左手邊會更加方便。我們的調料蔬菜區、洗菜區也基本上集中在右手邊。這樣的布局使得炒菜的時候,從手邊拿取東西或放置鍋鏟,或者在案板上切好東西再放進鍋中都會非常順手。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家也都會自然而然地用右側的灶臺來炒菜。
比如,當你準備炒一道青椒炒肉絲時,右手可以很方便地從旁邊的調料區拿起鹽、生抽等調料,迅速加入鍋中。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切一些蔥姜蒜,也可以輕松地在案板上完成操作,然后順手放入鍋中。這樣的流程非常流暢,大大提高了烹飪的效率。
首先,從操作便利性來看。左側的灶臺用來煲湯的話,基本上不用添置什么調料,因為煲湯的過程相對簡單,主要是食材和水的組合,加上一些基本的調料在一開始就可以放入鍋中。而且煲湯的時間比較長,中途不用頻繁照看,更加省心。而如果選擇右側煲湯左側炒菜的話,每一次拿菜、拿醬油、拿調料都會繞過右側的灶臺,既不方便又容易將調料等滴在右側的灶臺上,增加了清理的難度。
就像煲一鍋玉米排骨湯,只需要在一開始把玉米、排骨、姜片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和少許鹽,然后就可以讓它在左側灶臺上慢慢燉煮。幾個小時的時間里,不需要頻繁地去查看和添加調料,非常省心。
其次,從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考慮。第二點原因是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用右手相對方便拿鍋鏟,拿調料也都是在右側。如果炒菜的時候選擇在左側,那么在使用過程中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習慣了右手操作的人們,在右側灶臺炒菜時可以更加流暢地進行各種動作,提高烹飪效率。
再者,從安全角度分析。如果左側炒菜右側煲湯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炒菜的鍋鏟位置剛好處在兩個灶臺的連接處。這個地方左右都有火力,就會讓溫度升高,如果火焰較大的話還特別容易燙傷。而若是我們選擇右側灶臺炒菜左側煲湯的話,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煩惱。因為右側一般都是放了一些調料,火力集中在左手邊,這樣我們在炒菜的時候不容易被燙傷,大大提高了烹飪過程中的安全性。
曾經有一位廚師在廚房忙碌時,由于左側炒菜右側煲湯的布局不合理,在炒菜過程中鍋鏟不小心碰到了右側灶臺的火焰,導致手部被燙傷。如果采用右側炒菜左側煲湯的布局,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意外發生。
所以無論是從操作便利性、使用習慣還是安全角度考慮,選擇右側灶臺炒菜、左側灶臺煲湯都是更為合理的廚房布局方式。這樣的布局能夠讓我們在烹飪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當然,有一些朋友會覺得左右灶的火焰基本上都差不多,用來炒菜都可以。如果您覺得這樣用著舒服,那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操作。畢竟,我所講的也只是一些建議而已。
還有一些朋友是因為左右灶的風門并沒有完全調節到最大檔位,所以兩邊的灶火力值并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這確實是有可能的情況。那么,燃氣灶的火力值應該如何去調節呢?調節的關鍵機關就是它的風門。一般來說,燃氣灶下面會有四個風門,左邊的兩個風門控制左邊燃氣灶,右邊的兩個風門控制右邊燃氣灶。
燃氣灶下面的風門分為內圈火焰和外圈火焰。內圈火焰靠近點火裝置,將內圈火焰調整得比較大的話,點火的時候會非常順暢,一下就能點著。比如,當你著急做飯時,內圈火焰大可以讓你迅速點燃燃氣灶,節省時間。外圈火焰則控制鍋體溫度,外圈火焰調大之后,炒菜的時候就可以完成一些爆炒的菜肴。想象一下,當你準備炒一道香辣土豆絲,大火爆炒可以讓土豆絲迅速熟透,保持爽脆的口感。如果您覺得家里的燃氣灶火力不太大,或者說炒菜的時候總是覺得無法勝任爆炒或快速油炸的菜式,那么都可以調節一下風門。
風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左右調節的,還有一種是旋轉的。旋轉的風門按照順時針方向可以將其調大。而左右調節的風門,一般情況下左邊小右邊大。您可以試著用這個方法來調節一下,調節好之后,炒菜時的火力就可以按照您的心意調整大小了。
若是風門已經完全打開,火焰還是覺得比較小,那么就要考慮是否是灶眼堵塞。平時我們炒菜燒湯的油煙或者煮面條煮餃子溢出的湯汁都有可能堵塞灶眼。灶眼就是出火苗的地方。我們可以等待它完全涼透之后,用鐵絲或者牙簽把所有的灶眼全部疏通一遍。比如,當你發現火焰變小,可以找來一根細鐵絲,小心地插入灶眼中,輕輕地轉動,將堵塞物清理出來。或者直接把灶圈拿下來,用洗潔精水泡一泡,將油污泡軟之后,仔細刷洗干凈,晾干之后再放回去。這樣做可以讓火力更加猛,讓你的烹飪更加高效。
若這兩種方法都試過,燃氣灶出來的火焰還是比較小,那第三個需要排查的就是燃氣軟管了。看軟管是否有漏氣,是否有折疊。如果燃氣管老化,建議您更換。一般情況下,燃氣管每三年就要更換一次。如果有折疊,則需要將燃氣管重新擰一下,把折疊的位置理通,讓它更加順暢地輸送燃氣。比如,你可以檢查燃氣軟管的表面是否有裂紋或者變硬的情況,如果有,就說明需要更換了。確保燃氣軟管的安全和暢通,才能讓燃氣灶正常發揮作用。
當然現在的家庭除了使用燃氣灶還有很多用的是電磁爐或者電陶爐,那用這些電器產品做飯的話有沒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電磁爐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合適的鍋具: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依賴于電磁感應,所以它僅能使用鐵磁性材料制成的鍋具。像鑄鐵材質的鍋具,質地厚實,能夠很好地吸收電磁爐產生的磁場能量并轉化為熱能,從而實現快速且均勻的加熱;不銹鋼鍋具同樣適用,其良好的導磁性也能滿足電磁爐的工作要求。然而,鋁、銅、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制成的鍋具,由于無法與電磁爐產生有效的電磁感應,無法被電磁爐加熱,也就不適用于電磁爐。
一種簡單判斷鍋具是否適用于電磁爐的方法是使用磁鐵測試。將磁鐵靠近鍋底,如果磁鐵能緊緊吸附在鍋底,那就說明該鍋具可以在電磁爐上正常使用;反之,若磁鐵無法吸附,則表明此鍋具不適合。
保持爐面清潔:
在使用電磁爐之前,一定要確保爐面干凈整潔,沒有食物殘渣或水分殘留。食物殘渣可能會在加熱過程中被燒焦,不僅產生難聞的氣味,還可能損壞爐面;而水分則可能導致電磁爐加熱不均,甚至引發短路故障,影響電磁爐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壽命。
使用完畢后,要及時對爐面進行清潔。可以用柔軟的濕布蘸取適量的中性清潔劑輕輕擦拭,去除油漬和食物殘渣,保持爐面的清潔衛生,這樣下次使用時才能更加安全和高效。
避免過熱:
千萬不要在電磁爐上放置空鍋或無食物的鍋具進行長時間加熱。空鍋在電磁爐上持續加熱時,由于沒有食物來吸收熱量,鍋具和爐面的溫度會迅速升高,這極有可能導致爐面因過熱而損壞,甚至引發火災等嚴重安全事故。
在使用電磁爐時,要根據鍋具的大小合理選擇合適的加熱區域。如果鍋具較小卻選擇了較大的加熱區域,會造成熱量分布不均,鍋具受熱不勻,影響烹飪效果,還可能導致局部過熱損壞爐面;反之,若鍋具較大而加熱區域過小,同樣無法充分利用電磁爐的加熱效能,延長烹飪時間。
注意電源安全:
在每次使用電磁爐之前,務必仔細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查看電源線的外皮是否有破損、開裂的情況,插頭是否松動、變形等。如果發現電源線存在破損,哪怕只是輕微的破損,也千萬不能繼續使用,因為破損的電源線可能會導致漏電,引發觸電危險,危及人身安全。
要避免在潮濕環境中使用電磁爐。潮濕的環境容易使水分侵入電磁爐內部,造成電路短路,不僅損壞電磁爐,還可能導致使用者觸電。例如,在廚房的水槽附近等容易濺水的地方,就不要放置和使用電磁爐。
避免放置異物:
電磁爐在工作時會產生較強的磁場,所以不要在電磁爐上放置金屬物品,如刀叉、鋁箔等。金屬物品在強磁場的作用下,可能會產生感應電流,引發短路現象,甚至可能因為局部過熱而引發火災。比如,若不小心將鋁箔紙放在電磁爐上,在電磁爐工作時,鋁箔紙可能會迅速發熱燃燒,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電陶爐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合適的鍋具:
電陶爐的加熱原理與電磁爐不同,它是通過發熱盤發熱來加熱鍋具,所以適用于各種材質的鍋具,無論是鐵、鋁、銅材質的金屬鍋具,還是玻璃材質的鍋具,都可以在電陶爐上正常使用。
為了獲得最佳的加熱效果,使用時要確保鍋底平整。如果鍋底凹凸不平,會導致鍋具與發熱盤接觸不良,熱量傳遞不均勻,從而使鍋具受熱不均,影響烹飪效果,還可能造成部分鍋底局部過熱,損壞鍋具。
預熱時間:
電陶爐的加熱速度相對較慢,這是由其工作原理決定的。在使用電陶爐進行烹飪之前,可以先將其開啟并預熱幾分鐘。預熱能夠使發熱盤達到一個較為穩定且接近理想烹飪溫度的狀態,這樣在放入鍋具和食材后,能夠更快地開始烹飪,縮短烹飪時間,同時也能使食材受熱更加均勻,提升烹飪質量。
避免過熱:
與電磁爐一樣,不要在電陶爐上放置空鍋或無食物的鍋具長時間加熱。空鍋在持續加熱的情況下,鍋具溫度會不斷上升,容易導致爐面因承受過高溫度而損壞,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火災。
在使用過程中,根據鍋具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加熱區域至關重要。如果加熱區域選擇不當,會造成鍋具加熱不均,影響烹飪效果,還可能對爐面造成損傷。例如,小鍋具放在大的加熱區域上,鍋具周圍的爐面會因沒有鍋具覆蓋而持續受熱,容易出現局部過熱的情況。
注意電源安全:
每次使用電陶爐前,仔細檢查電源線和插頭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查看電源線是否有磨損、破裂,插頭是否松動、變形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電源線存在破損,絕對不能心存僥幸繼續使用,因為破損的電源線會帶來漏電風險,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電陶爐在潮濕環境中使用也存在很大風險,水分容易侵入內部電路,導致短路故障,所以要避免在潮濕的地方使用電陶爐,如浴室、潮濕的地下室等場所。
散熱:
電陶爐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使用完畢后,爐面溫度仍然很高。此時千萬不要立即用冷水清洗爐面,因為急劇的溫度變化會使爐面因熱脹冷縮產生巨大的應力,從而導致爐面破裂,損壞電陶爐。
正確的做法是等待爐面自然冷卻后,再用濕布蘸取適量清潔劑進行清潔,這樣既能保護爐面,又能確保電陶爐的使用壽命。
使用環境:
電磁爐和電陶爐都要避免在高溫、潮濕或易燃環境中使用。高溫環境可能會影響爐具內部電子元件的正常工作,縮短爐具的使用壽命;潮濕環境容易引發短路故障,導致爐具損壞和觸電危險;而在易燃環境中使用,一旦爐具發生故障引發火災,后果不堪設想。比如,不要在陽光直射的高溫陽臺、靠近水源的潮濕廚房角落以及存放易燃物品的櫥柜附近使用這兩種爐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