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放榜已經落下帷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競爭中,有人如愿以償拿到了夢校的 offer,但更多人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反復權衡。
有人為了學校犧牲專業,有人為了專業犧牲學校。
雖然美國大學允許轉專業,但想要進入那些炙手可熱且前景光明的專業已經難上加難。比如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IUC等,都對轉入CS 等熱門專業封死了機會。
盡管我們一直強調“專業比學校更重要”,但現實是,在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件事上,大家依然困惑不已,難以取舍。
今天,我們看一下,在國內,那些專業沒選好的孩子,最終都經歷了怎樣的困境……
* 為方便閱讀,以下內容以第一人稱講述
01
— 灣媽看世界 —
盲目選了個專業,我它被害慘了
女俠
年齡:22歲
學歷:普通本科
職業:公務員
我是文科生。
選文科不是因為情懷,而是理科成績太差了,差到可能本科都考不上。
我高考選的是名字聽起來高大上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第一節專業課老師就給我們展示了許多世界500強HR案例,感覺特別有意思。
老師還說,高級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參與董事會決策。
我不禁心想:未來是人才的競爭,HR管理的就是人才,怎么能說不厲害呢?
結果上課才發現,該專業的課程基本上都靠背書,雖然有模擬實踐課,卻都是華而不實的。
有些課程內容,老師不細講,不是因為沒時間,而是他們也不懂。
我們專業從事HR的不少,但大多只能進入中小型公司,做的就是最基礎的篩選簡歷、面試以及考勤。
相當于普通文員,即使是漢語言、行政管理的畢業生也可以勝任,毫無競爭力可言。
更體現HR核心技能的績效、薪酬部分都是財務負責,根本輪不到HR來管。
財務會計才是所有企業單位都不可或缺的,而且財務會計可以考證晉升。
HR這種管理類專業,KPI完全無法衡量,不創造價值的職位永遠有裁員危機。
我一個同學說,她入職第一個任務就是打電話邀請面試,有人面試就有獎金提成,成功入職后也有。
這哪是管理,明明是銷售!
有人離職,鍋還得HR來背。
這個職業和老師當年說的完全不一樣。
我畢業后聽從家里安排,直接考公了,但看了崗位才知道,接受管理類專業報考的很少。
從地域、學歷、崗位等篩選下來,我只能報考一個縣城下的三不限崗位。
雖然萬幸的我一次就考上了,但如果讓我重新選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第一個排除在外。
我算是被這個專業坑慘了。
02
— 灣媽看世界 —
考入985后,我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陳老師
年齡:29歲
學歷:985碩
職業:中學老師
我是屬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
我從普通本科考進了某985,算是妥妥逆襲了,可畢業后才明白這一切都是浮云。
當初義不容辭選擇的歷史專業,也把我害慘了。
歷史老師收入低,發展機會更小。
現在都鼓勵大家學理工科,歷史自然不受重視,我在學生面前也很難硬氣起來。
歷史課上認真聽講的人很少,學生要么悄悄做數學,要么補覺,在他們看來考前背下歷史就夠了。
上課如上刑,這話真不假!
但當老師也有充滿價值感的時候。
高一的學生求知欲強,對歷史也很感興趣,我會額外分享些超出歷史課之外的故事。
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有同學還追問、質疑,整個課堂非常輕松。
雖然做老師收入不高,職業天花板低,但如果重新選專業,我還是想選歷史。
因為我喜歡歷史,學史可以明智,透過歷史可以看到自己。
在歷史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我感受到歷史不只是一頁書,更是一群人鮮活的一生,這是任何專業都不可比擬的。
所以在選擇專業方面,我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只有學自己喜歡的專業,你才會感覺自己不只是螺絲釘,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激情的人。
03
— 灣媽看世界 —
選了天坑專業,我卻豁然開朗
小俞
年齡:26歲
學歷:985博
職業:在讀博士
回想當初高考選專業的時候,我對專業的認知非常膚淺。
環境專業還是一個讀大學的表姐推薦的,她說這個專業在她的學校是強勢專業。
“生化環材”是所謂的天坑。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對環境專業沒什么感覺,直到讀研我才對它產生熱情并且想要繼續深造。
我的碩士導師是剛留學回來的青年教師,我是他的第一批學生,他對科研和教導學生都有極大的熱情。
在他的引導下,我慢慢開始對自己研究的課題產生興趣,在研究生期間我就發表了多篇論文。
老師對我期望很高,經常帶我出席學術會議,我也因此認識了現在的博導。
其實,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環境專業,更沒想過會走科研道路。
在不斷的嘗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也迎來了新機會。
很多人對選專業都想當初的我一樣,毫無頭緒。
我的建議是,大家盡量多和認識的人交流專業信息。
找在校大學生和相關專業人士請教,再綜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專業。
退一步來說,即使選錯了專業也不要緊,人生路還長,不要過早放棄,很多時候只要愿意,都有回旋的余地。
我覺得大家不要被網上的言論嚇到,以為“選錯毀一生”,其實很少人的工作和專業是對口的。
在選專業時,我建議大家以興趣為主,兼顧實用性。
比如文科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一些計算機、商科、心理學的課程。
未來想要讀研,那么就既有興趣又有基礎,我想這是比較好的策略。
04
— 灣媽看世界 —
保研失敗,我找到了一條新路
旺仔
年齡:35歲
學歷:985本,英博
職業:大學副教授
我本科讀的是生物專業,但是被調劑去的。
我的成績一般,老師說學生物一定要讀碩博才有發展的可能。
但是我保研失敗了。
臨時轉軌申請國外大學,終于在最后一輪成功申請上一所英國名校,碩博連讀,還獲得了獎學金,當然還是生物專業,從此一條路走到黑。
碩博連讀期間,我5年學了別人6年的東西,而且學生物要做科研,養細菌,鑒定細菌,有時候一個實驗要做到大半夜,還是挺辛苦的。
但是在英國碩博連讀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時間短。
當我畢業后回國找教職的時候,很多同屆的同學還沒有畢業。
那時候海歸回流還不算多,我很順利就進入了一所高校。
比我晚一年畢業的同學,等到他們求職的時候,我所在學校的招聘門檻已經提高了,必須要有2篇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才有機會入圍。
我覺得人生機遇這種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雖然沒有選上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我又是幸運的,可以順利拿到教職。
所以選專業這個事情,無論是從興趣出發,還是從就業目標倒推,其實都很難選,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
四年前需要的專業,四年后可能就飽和了。
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在大學讀書,也要關注社會,學習新出現的技術。
而不是等到畢業的時候才來個學生到職場人的180度大轉變。
看了那么多建議,依然做不好選擇才是人生真理。
05
— 灣媽看世界 —
大專畢業,我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
大志
年齡:28歲
學歷:大專
職業:科技公司老板
我是理科生。
文理分班前,按照我的理科成績也能進入中上,但分班后,我只能進入普通班。
最后高考400多分,去了廣東某二線城市的大專院校就讀計算機專業。
和許多男生一樣,我酷愛玩游戲,當時選計算機專業的想法很簡單,可以天天玩電腦游戲。
在大二那年,我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當時全國高校都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加上我成績好,老師選了我還有幾個同學組隊參加了創業項目。
我們一路從初賽沖到決賽,萬萬沒有想到,還拿了一等獎。
賽后,老師鼓勵我們直接利用這個項目創業,成立真正的公司,老師動用他的人脈給我們拉資源。
那時我對創業毫無概念,也完全不知道開公司意味著什么,只覺得很厲害,也有老師帶,就照做了。
當時各行各業都要數字化轉型,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第一個項目就直接是政府部門的數字化。
萬事開頭難,有了政府的背書,我們公司很快就支棱了起來。
畢業后陸續有成員退出,有的去了企業,有的選擇考公,只有我堅持了下來。
現在我的公司運營狀況良好,還成了校企合作實踐平臺,我也成了學校計算機系的特聘外部講師。
回頭看,能走到今天,絕對是因為我搭上了計算機和創業潮的順風車。
如果人生會重來,我還是會堅定選擇讀計算機,畢竟我是吃到紅利的人。
不過以后選計算機專業,能否像我一樣輕松成功,不好說。
但任何時代,掌握一門核心技術,擁有一項看家本領,未來都不會差。
從上面的采訪可以看到,即使選錯了專業,也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即使選對了專業,未來也未必如愿。
所謂的“雞娃爛尾”,只是暫時迷路,一直探索就會找到機會。
比起高考選擇一個好專業防止爛尾娃,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樂觀,有理性的頭腦。
還有,人生的本質是一場生命的體驗,無論這輩子怎么過,都是真實的、可貴的人生,哪有“爛尾”一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