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集團于3月31日發布2024年下半年反舞弊通報,全年共39名員工因涉嫌違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23家合作方被列入永不合作清單。通報披露下半年17起舞弊案件,涉及電商、抖音、生活服務等多個部門前員工,主要問題包括利用職權高價合作、收受好處費、資源傾斜、侵占資產及套取補貼等,涉事人員均被辭退并移送公安。生活服務部門成重災區,共8人涉案,其中多人涉及索取或收受好處費、禮品及高端招待。集團強調對腐敗“零容忍”,違規員工永不錄用,涉案合作方永久終止合作,同時鼓勵舉報并承諾獎勵。抖音稱將配合司法機關追責,并酌情豁免主動配合調查的合作方。
第一,當公域直播都淪為權力尋租的溫床,商業文明的遮羞布何在?抖音作為日活數億的超級平臺,本應是數字經濟的透明櫥窗,卻爆出全年39名員工涉案、23家合作方被永久封殺的驚人數據。電商高價合同、服務商利益輸送、員工索賄受賄,這些發生在公眾眼皮底下的暗箱操作,不僅撕碎了平臺經濟的公平外衣,更讓"流量至上"的商業法則暴露出噬血本性——當算法推薦機制都能被腐敗分子操控,普通商家的生存空間還剩多少真實可能?
第二,公域直播尚且布滿膿瘡,私域經濟的黑暗深淵更令人脊背發涼。抖音通報的17起舞弊案僅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角,那些無需公開競價、不受大眾監督的私域流量池里,恐怕早已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從通報中"套取補貼""侵占資產"等細節可以推斷,在封閉的直播間、隱秘的社群運營中,權錢交易可能已進化出更精密的寄生模式——當公域平臺都需要用"永不合作清單"來止血,那些缺乏陽光照射的私域角落,或許早已潰爛到需要刮骨療毒的地步。
第三,健康產業亂象在互聯網腐敗面前不過是"小兒科"。當人們習慣性質疑醫藥回扣時,抖音反舞弊報告卻揭露了更觸目驚心的時代病癥:生活服務部門8人組團腐敗,從收受茅臺到索要高端招待,從套取補貼到聯合渠道商洗錢,這些互聯網新貴們的貪腐手段,既繼承了傳統行業的暗箱套路,又創造出流量時代的"創新"玩法。當"數字新經濟"的外衣下包裹著比傳統行業更猖獗的權錢交易,我們不得不質問:在資本與流量狂歡的盛宴里,還有哪個賽道能守住商業倫理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