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幗男醫生:近年來,隨著CT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進行胸部CT檢查時發現了肺結節。這一現象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恐慌。對此,醫學專家呼吁:理性看待肺結節,科學進行隨訪。
沈幗男,肺病科,主任醫師,特需專家,任職于北京中大中醫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離退休專家科。
一、肺結節現象的普遍性
肺結節是指在肺部實質內出現的圓形或橢圓形的陰影,直徑通常小于3厘米。由于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肺結節的檢出率逐年上升。據統計,大約有20%至50%的成年人在胸部CT檢查中會被發現有肺結節。
二、肺結節的性質
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可能是由感染、炎癥或其他非腫瘤性疾病引起的。只有少數肺結節是惡性的,可能是原發性肺癌或轉移性腫瘤。
三、肺結節恐慌的原因
對肺癌的恐懼:肺結節與肺癌有一定的關聯,導致人們對其產生恐慌。
信息不對稱:公眾對肺結節的認識不足,容易將其與癌癥直接聯系起來。
網絡謠言:一些不實信息在網絡上傳播,加劇了公眾的恐慌情緒。
四、專家呼吁:理性看待肺結節
正確認識肺結節:了解肺結節的形成原因、分類及其與肺癌的關系,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專業評估:發現肺結節后,應及時咨詢專業醫生,進行風險評估和必要的檢查。
科學隨訪: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CT檢查,觀察結節的變化。
五、科學隨訪的重要性
科學隨訪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發現肺結節的變化,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以下是一些隨訪指南:
小型肺結節:通常建議進行定期CT檢查,如每3-6個月一次,觀察結節是否有增大或形態變化。
高風險肺結節:可能需要更頻繁的隨訪或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PET-CT或病理活檢。
穩定肺結節:如果多年隨訪結節無變化,可以減少隨訪頻率。
六、預防與生活方式調整
戒煙: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戒煙可以顯著降低肺癌風險。
避免污染:減少暴露在空氣污染和有害物質的環境中。
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提高免疫力。
肺結節并不等同于肺癌,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面對肺結節,我們應該保持理性,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科學的隨訪和治療。通過正確的認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管理肺結節,維護肺部健康。
注: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果有相關問題請立即到醫院就醫,本文轉載自網絡,免責聲明:本文使用的圖文等作品來源于網絡,轉載文章所有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注重精選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在后臺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