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電視劇《我的后半生》中,70歲的沈教授一遇到“第二婚”就猛然間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大半輩子都沒有做過什么家務,更沒有去菜市場買過菜,向來都是他老伴照顧他,老伴哪舍得他做家務啊,身為文學院的教授,沈教授有文采,還寫得一手好字,人也長得十分俊俏,這在年輕的時候就屬于青年才俊,老伴在生前可謂是把他給捧上了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照顧得十分到位。
就連他的親家母麗娜媽媽都說:真夠難為你的嘞,做家務了。
沈教授在跟原配的婚姻中就沒怎么做過家務,做飯這種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那個家是誰照顧的?不是沈教授,肯定是他的原配夫人了,生了兩個孩子,照顧兩個孩子長大,還得照顧沈教授,畢竟沈教授是他們家的經濟支柱,不好好照顧能行嗎?
也不知沈教授的原配夫人,生前有沒有工作,又或者是一個家庭主婦,不過在上一輩老人那里,他們那個年代,會做家務的男人沒幾個,會做飯的男人更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沈教授在護士長的“安排”下去菜市場買完了菜,回到家之后還像模像樣地做起飯來。兒媳婦麗娜就跟他住對門,來送報紙看見他在做飯,上來就說,“您干嘛呢?連姨有事我來呀,您哪會呀”。沈教授說了,不會就學嗎,我不能一輩子都當個飯來張口之輩嘛。
呵呵,現在開悟了,年紀大了,知道做家務做飯討好現任了,這當初怎么當飯來張口之輩那么理所當然呢。想想也挺寒心的,70歲原配死了,他才知道自己不能一輩子飯來張口,早干嘛去了,在跟原配生活在一起那么多年的婚姻中,怎么不知道心疼原配呢。
這要是原配泉下有知,也會心哇涼吧。
沈教授為了討好小自己二十多歲的護士長連亦憐,他都做了哪些事?
他寫藏頭詩當眾表白,他學年輕人搞浪漫做個面還要弄出個“520”,他給連亦憐吹頭發,還寫了表揚信,他都70歲了不害臊給連亦憐買了性感睡衣,他買菜學下廚做飯,變成了一“三好”丈夫,就連兒媳婦麗娜都心生羨慕了:自己的公公突然間轉型了,怎么兒子不像老子呢,自己的老公沈青太遲鈍,一點兒都不像他爸。
為什么享了大半輩子福的沈教授,突然間在兩性關系中用起了“討好”的手段?
因為他老了,不得不面對現實。
他以前是一家之主,承擔大部分的經濟重任,那么操持家務、教育兒女的責任也就理所應當地落到了妻子身上,他不需要討好妻子,妻子反過來還會把他照顧得很好;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第二春”連亦憐小他那么多歲,人家跟著他啥都不圖,他能不給她愛情嗎?
年輕的時候不屑一顧,年紀大了搞起浪漫來了,也只有年紀大了,才有時間談戀愛。
麗娜要幫他做飯,沈教授來了一句:不用不用,我要自力更生。
年輕的時候咋不知道自力更生呢。
麗娜媽媽感慨說:“你瞧瞧你公公現在,菜可以自己買了,飯也會燒了,你婆婆還活著的時候,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麗娜也跟著說:我婆婆是沒能享幾天福呀。
為了他們那個家心甘情愿受苦受累一輩子,伺候他們那一大家子,自己的身體累垮了,走在老頭前邊,老頭呢,身體還好好的,老頭有家產呀,還是個退休的大學老教授,這在相親市場上還是很吃香的。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老頭把自己的溫存都給了現任。
原配圖啥呢,圖所謂的愛情嗎?想想還真的蠻扎心的。
02
雖然沈教授在老伴生前的時候他們的感情也屬于琴瑟和鳴,老伴生病去世后,他也一度走不出來,表現的非常深情,兒子兒媳要收拾遺物他都攔著不讓收拾,老伴的一雙拖鞋他也一直放著,拖鞋在,就代表老伴沒走,他還給老伴寫了一首詩《墓碑》,來緬懷老伴。
但這些怎么說呢,更像是一場表演,大病一場后他遇到了“第二春”,他就完全變了。
他允許護士長把老伴生前最喜歡的床上四件套換了,他還偷偷把老伴的拖鞋給放到了嘴里邊,凡事都更在意護士長的想法。他再懷念,老伴人已經走了,對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現在,怎么把自己往后的日子給過好。
結發夫妻不如老夫少妻。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王石和田樸珺這一對,田樸珺可是足足小了王石有30歲。以往我們對王石的認知,他是一名人,房地產行業的標桿型人物,這樣的男人應該很高冷吧,老婆肯定是得寵著他的。結果王石跟田樸珺在一起之后,那簡直了,堪稱是“三好”“五好”男人,可以帶娃,還能花樣做飯搞浪漫,陪伴孩子任由幾歲的女兒把他的臉貼得滿滿一臉的貼紙,王石都不像他本人了,更加的平易近人。
王石在退休后還出山代言了某燕窩品牌,為什么一把年紀74歲了還出來奮斗,因為王石要掙奶粉錢,他總不能真的讓“嬌妻”田樸珺養他吧,田樸珺愿意,他也未必能坐得住啊,這不被身邊的朋友笑話嗎。
所以,現在的王石之所以愿意陪著心愛的妻子“折騰”,只因為他老了,他還想像田樸珺一樣年輕。年輕的巨大差距會讓他有危機感,當他沒有巨額的財富傍身時,他就會覺得心慌,也會由此而有了我們大家都意外的平易近人,對,就是“討好”的姿態。
在跟原配的婚姻里互相不對付,到了二婚,遇到了對的人,“嬌妻”改變了他。
不得不說,男人在某些時候是真的不能慣的,也希望女人們都明白一點:還是不要輕易心疼男人,多心疼和寵愛自己才是正途。
03
最近有一個關于“尋親”的新聞爭議蠻大的。
原本把丟失25年的兒子找到了是一件大喜事,但讓人為之寒心的是什么?兒子回來了,爸還在,媽卻沒了,還換了一個人。我可以理解兩口子感情變了,過不到一塊去了,可以和平分手。但我不能理解在認親大會上,為什么不讓兒子的親生母親出現呢?這算認的哪門子親啊,是親媽給了他生命,媽媽是他的根,媽媽都不在,有爸爸在的家又算什么家,更何況爸爸還跟現任在一起,這不是活活往原配的心口上扎刀嗎?
太疼了。
而且更讓人感覺心寒的是什么?
25年前,謝某男丟失了,媽媽在他走丟后一直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兒子沒了,沒有哪個母親能受得了,更何況是在自己手里走丟的。兒子走丟之后,為了他們那個家還能繼續下去,謝某男媽媽又生了三個孩子,說到底還是想再生個兒子以撫慰心中的傷痛,但是她生了三個女兒。尋找謝某男的過程中,身心俱疲,她人都抑郁了,可是走著走著,跟自己老公也走散了。為了他們這個家勞心勞力大半輩子,生養了四個孩子,結果呢最后還是被拋棄。謝某男爸爸解釋是和平分手,怎么能說得過去呢?認親大會上都不讓原配出現,拉著現任去,像話嗎?
把原配忘得一干二凈,跟現任各種秀恩愛。
他這25年倒是沒忘記找兒子,可是總覺得現在的“尋親”都變了味,自從孫海洋之后,一切都向流量和錢看齊了,還是單純的為了尋親,又或者是為了出名呢?
謝某男是很優秀,他也回歸了原生家庭,可是原生家庭的親媽不在,是個后媽,這是回歸了什么原生家庭。
這個事我不去細說,我只想提醒女人們:千萬不要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然后心甘情愿燃燒自己,你付出一切為他人做嫁衣,你自己到頭來又落了什么呢。不妨自私一點,還是多為自己著想吧,別太操勞,不要把生兒育女當成是你應該做的事情,也不要慣著男人,你不妨任性一點,多寵愛自己。
一輩子為他人操持,自己累病了,那是最不值當的。
今日話題:身為女人,你還會為了丈夫和兒女奉獻自己嗎?
作者:YIBAO,一手帶倆娃,一手寫文。社會議題、娛樂圈大小事、影視綜熱點評論、親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我還可以當情感咨詢師哦,要收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