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言成為枷鎖,沙盤便是通往內心的鑰匙。你是否見過青春期少年用玩具演繹親子沖突?這些看似游戲的沙盤場景,實則是團體沙盤在治療。那么,團體沙盤游戲,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沙嗎?其實不然。今天,威海市立第三醫院專家與你聊聊團體沙盤游戲。
團體沙盤游戲指的是在沙盤游戲和團體規則的背景下,在帶領者的陪同和協助下,兒童青少年自主地、具有決定權和參與權的象征性與創造性的游戲。
在沙盤游戲中,參與者可以自由地運用內心的意象,在沙盤上創建融合了水、沙以及沙具的圖案。這種自由與受保護的環境有助于參與者放松身心,降低防御心理,從而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團體沙盤游戲(簡稱“團沙”)其中有這么幾個重要的元素——沙盤、沙具、沙子、帶領者、參與者、以及最重要的規則,而這些恰恰是團沙發揮作用的關鍵,下面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元素一 沙盤
沙盤游戲使用的沙盤是有標準尺寸和要求的。這個尺寸使得沙盤正好落在人的視線范圍內,讓個子不高的孩子看到整個沙盤的方方面面,邊邊角角,知道自己擺了什么,同伴擺了什么,自己擺的沙具和別人的沙具構成了一個怎么樣的畫面? 這對孩子理解自己和團體的關系是很有幫助的。
理解了自己和團體的關系后,孩子才能更好地學習到團體中的人際交往策略,如配合等。除此之外,沙盤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意義——邊界。在團沙過程中強調自由,但是這個自由并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邊界的,沙盤便是邊界的體現。孩子可以自由地選擇擺放什么樣的沙具,塑造什么樣的沙型,但是沙具、沙子只能在沙盤中玩,把沙子、沙具帶到沙盤外,甚至沙盤室外玩都是不允許的。
這也是沙盤為什么能重建孩子秩序感的關鍵!??在一個范圍內,你是自由的,但是出了這個范圍后,你就是受限制的,你需要遵守游戲規則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保護,規則感也建立起來。
元素二 沙具
沙盤游戲中的沙具一般是由實心的樹脂、陶瓷制作而成,拿在手中更具質感。同時,還分為很多種類型,有人物類、交通工具類、食物類、建筑類、原型、意象類等,包含生活中常見和不常見的事物。這樣的設置能夠讓孩子超越單純運用沙子的抽象表達,獲得更豐富的表達手段,更廣闊的表達空間,使其不囿于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能將內心的情緒(感受)通過象征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孩子無法用口頭語言去承認和接納情緒感受,但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沙具,都可以呈現出來,這不僅是達到了表達的效果,也會導向看見與接納。沙盤游戲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讓孩子的情緒能夠被看見。
比如:討論“害怕”這一情緒的時候,由于身邊環境對這一負面情緒的打壓,很多孩子會說:我沒有害怕的事情,這沒什么好怕的。即便如此,孩子的沙盤中依然會出現一些代表恐懼的沙具:醫生、針頭、鬼怪,以及用沙具構建出來的場景,比如兩個沙具在打架,爸爸在打孩子的屁股等。這些都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沒法表達出來的讓他們擔憂或者害怕的事情。
團體沙盤的作用
團體沙盤的作用有提升孩子的安全感;提供情緒宣泄的途徑,緩解焦慮和壓力;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孩子的自信水平和自我認同感;促進自我探索。
每個人的內心都值得被溫柔解讀,讓細沙流淌出心靈的形狀,有人陪你在象征的世界里,找到現實生活的解法。 丁祥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