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
前幾天,上游新聞發布的視頻《100秒穿越!重慶江北國際機場AI變形記》“火”了。視頻講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自1985年動工以來,40年發展“變形記”。
其中部分資料圖片由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許可提供,近日,上游新聞記者對話渝北區攝影家協會主席、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許可,聽他講述44年來專注的“一件事”。
受父輩影響,成為攝影人
3月27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即將試運行,許可到停機坪采風拍攝。翻看相機里的照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影像“上新”了。
1963年,許可出生于江北縣(現渝北區),受到父親的影響,畢業后的他走上攝影之路。1981年,許可到江北縣文化館工作,從事攝影藝術創作的組織和輔導。當他拿起相機的那一刻,年幼時種下的那顆攝影種子,開始生根發芽。1992年,許可被抽調到江北報(現渝北區融媒體中心)工作。2008年退休后,憑借對攝影的熱愛,他在2010年創辦自媒體號大美渝北。
許可與攝影為伴已經44年。
“對我來說,攝影是我的職業,也是愛好。”許可說,從拿起相機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不只是完成工作,也是在記錄家鄉的發展。
剛工作時,渝北很多地方還是土路,有時為了拍照片需要步行兩三個小時,但許可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每當挎上相機出門拍攝時,都會竭盡全力完成任務。
一輩子就做好一件事
“作為一個攝影人,很幸運地遇上改革開放的大潮。”成為攝影人的44年間,許可的身邊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想一輩子就做好一件事——記錄。
雙龍大道修建、空港新城崛起、軌道交通橫貫南北東西……從事攝影以來,許可最喜歡的事就是通過鏡頭記錄身邊的變化,記錄渝北的變遷,讓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重慶江北國際機場40年的“蝶變”。
1985年11月30日,江北機場開建。“破土動工那天,好多人到現場去看,熱鬧得很。”許可拿出照片,說起當時的場景,人們激動的樣子依舊歷歷在目。那段時間,進口奔馳的重型卡車奔忙著裝載貨物,基礎設施從無到有,原本荒蕪的地方逐漸規范整潔。
1990年1月22日,重慶江北機場正式通航,人們的茶余飯后,逐漸有了“帶你去看飛機”的休閑邀請,跟現在的“打卡”相似。
“當時的機場看起來十分普通,航班也不多。”許可說,1998年3月24日,重慶江北機場更名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隨之也迎來提質擴容、高速發展時期。
2004年12月12日,T2航站樓(現T2B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12月21日,T2A航站樓落成啟用、第二跑道啟用。
2017年8月29日,T3航站樓、第三跑道投用,飛行區等級升至4F級。
2024年12月26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正式投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為全國第三個、中西部第一個擁有4條跑道的機場。
機場的規模越來越大,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逐漸顯露出“國際范”。記錄不僅需要真實,更需要時間。40年的“蝶變”,許可的鏡頭記錄下每個“煥新”的瞬間。
許可說,得益于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交通優勢,渝北也從一個小鄉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便捷的交通、人口增長、多個商業圈的形成,“我們生活在機場周邊,能親眼見證、并記錄下這些變化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事情。”
成為上游新聞首批簽約攝影師
2018年,上游新聞成立拍客頻道,許可成為首批簽約攝影師。通過上游新聞,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他的攝影作品感受到大美渝北的魅力。
最近,許可正在將40年來拍攝的照片進行梳理,其中有城南開發建設宣傳板下露出微笑的老人、江北老街道上買花布的年輕女性……
“每張照片,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許可說,他將繼續用鏡頭記錄身邊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家鄉的魅力。
上游新聞記者 錢也 攝影 冉文 視頻編輯 徐長新 資料圖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